2018
-
04
-
23
員工是精益管理模式的核心和靈魂。精益推進的過程, 歸根到底就是解決人的問題的過程。作為精益推進人員,要研究如何在中國企業成功推進精益管理,就必須在借鑒日本人成功的基礎上,同時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很多特性進行深刻地探究,更有側重點地在精益推進過程中進行行為引導。比如有網友寫的中國人的劣根性,雖然偏激,但有助于我們認識缺點,并正向思維。正是正視這些缺點,才能使我們有更多的成長空間。很多外企在中國設立的企業精益推行的比在他們本國還好,就說明了我們國人也很出色,甚至可以比外國人做得更好。 在這些缺點之中,個人認為我們較其他國家的國民存在更多的信任危機。假煙酒,毒牙膏,毒大米,毒奶粉,毒小龍蝦,到處是質量問題,以及周老虎,學歷造假,曹操墓疑云,短信詐騙,傳銷等等事件,讓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的我們,更加養成了多疑,互相猜忌的特點。動不動謠言四起,比如最近麻疹預苗事件。需要花費大量的設會資源與成本來消除影響。對我們國家真是個很大的負擔。 同樣,做為一個推行精益的企業,如果員工與員工之間,管理者與員工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供應商與企業之間,客戶與企業之間,或者精益咨詢公司與企業之間,互相缺失信任,那么有了問題時肯定就會互相推拖扯皮,做事情考慮的肯定就是個人或局部的利益,而非大家整體利益,解決問題以及消除浪費就無從談起。比如倉庫物料配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