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05
-
11
傳統上,我們都將產業區分為制造業和服務業。把東西做出來叫制造業,提供服務換取報酬叫服務業。其實未來所有的行業,都應該是服務業。我們都在服務客人,解決客人的痛點。誰能在這件事情上做得好,誰就是贏家。大數據、智能制造、移動通訊與應用,云端技術(簡稱大智移云)的出現,讓全產業典范轉移。對于傳統制造議說,智能制造,無疑是對產業沖擊影響最大的一塊。但是全自動化這件事,并不會是公司的優勢。任何競爭對手只要肯花錢購入一樣的設備,都可能享受自動化的效能和速度。花點錢就能得到的優勢,并不是優勢。那到底什么才會是公司未來的優勢?人機協作的能力,可能是未來企業是否能成功的關鍵。自動化制造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并不是自動化本身,而是人。「人」才真正決定了自動化的成敗。機器電腦,就算有了AI(人工智慧)的協助,這畢竟還是死的。你沒辦法使用系統去和客人討論有異常的時候要怎么克服處理,也沒辦法解決交期不足的時候,要怎么樣協調各部門讓顧客滿意,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要去協調的工作。在誰有錢就能買最新的機器和技術的情況下,企業間決勝負的高下在哪里?我覺得是「人機協作的能力」,公司的員工和機器的配合,誰配合得越好,就越能勝出。人機配合包括了效率的提升、異常的解決,生產的順暢度,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品質控管。在所有產業皆是服務業的框架下,精準且漂亮的人機配合,才能解決客戶的痛點。未來企業要評價一個員工的價值,就應該是這位同仁「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