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04
-
19
我已經學了25年的精益,學得越多,我就越相信,精益有別于傳統的智慧,它是一種顛覆性的工作方式。從這個新方法在幾十年前為世人所知以來,大家對于這些相同的工具、材料和故事,卻一直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豐田是一個顛覆者,通過一些不同尋常的做法,在一個長期以來由美國傳統巨頭統治的飽和市場中,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小公司,成為了一個占據主導地位的汽車制造商。然而,另一些人則被豐田的“卓越運營”所吸引,他們把它當成一種安全的、漸進式改進方式,他們選擇了它的一些工具(全員生產維護變成全面的績效管理等等)用于提升生產力,而不去挑戰戰略或最高管理層的態度。這種巨大的分歧一直延續至今。大家第一次知道“精益”這個概念是通過《改變世界的機器》,這是一本影響深遠的書,它全面地描述了豐田開發了幾十年的豐田管理系統。這在當時(這是在我們現在看到的互聯網所提供顛覆性的可能性之前)引起了廣泛的共鳴,部分原因是因為許多商業評論人士看到了時間(精益術語里的交貨周期)如何成為一個重要的競爭因素。然而,在許多人看來,這種新方法只不過是一堆工具,用來約束員工和流程,消除工作中的變異,并通過更加嚴格和詳細的程序來擠出生產力。從那時起,“精益”的意義之爭就開始了。真的完全不同在90年代初期,“造物先育人”這句話讓我對精益充滿了好奇。當時,我正在寫一篇關于管理心智模型的論文,我選擇了豐田正在開發的一家法國供應商作為我的研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