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業標準書的編制方法。(1)編寫作業標準書的基本要求。作業標準書必須做到按照其操作便可生產出相同質量的產品(合格品)。作業標準書不可以內容不明或只具備形態而無實質內容。(2)通俗易懂。讓人難懂的作業標準書即便內容是正確的,也不能說它具備了基本條件。
2、(3)文本化。下列理由都要求作業標準書形成文件:作業的命令和指示的落實、技術積累、知識的整理、了解修訂過程等。建議多在文本中使用照片或圖片。當今電腦已普及,因此也有用屏幕顯示作為作業標準,這種能夠不斷重復調用的也算是文本化的資料。
3、(4)加入相關部門的意見。要求聽取從事作業的人員及技術質量管理等其他部門的意見,并要求作業標準書要經過批準。只依靠制作部門的力量不僅會導致內容不全面,還容易令使用者對內容不夠信服或不夠重視,其結果可能導致作業標準書的遵守情況不佳。
4、(5)與其他標準資料及規格不沖突。要充分調查作業標準書是否與相關工位或檢查、樣本制作、測定等的標準沖突,并及時調整。否則標準與規格無法統一,會失去權威及信用。
5、(6)要易于整理。因為作業標準書會每天取出、發放、回收等,所以有必要做到便于使用及整理。在保管場所編好序號,使用完歸還時必須對號入座。
6、(7)生產現場使用的必須是最新版。因為作業標準書是作業方法的標準,所以在現場使用的必須是最新版。即使是很少的一部分發生變更,也要替換。對作業標準書內容和實際作業的任何細微差異都要認真對待。
本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