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小企業,四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職級的東西。所謂職級就是說,給一個人的成長設置好臺階,或者說在你的企業里面,給他一個工資待遇的高度定個級,我到底是幾級幾級的能力。第一件事就是把職級做起來。
第二件事呢?把通識培訓做起來。
你比如說溝通的培訓,時間管理培訓,然后精益是什么的培訓,把這些課程買下來,定期組織大家學習。
一定要到教室來,然后監督大家好好聽課,不能玩手機,不能玩游戲,不能打抖音等等。
重復地聽,因為這種培訓就要重復,重復才有意義,千萬不要期待三個月了,怎么我的效率沒提高?
這個跟效率提高沒什么直接關系,也就是說你不要急功近利,既然是通識教育,那就是讓大家慢慢掌握一些東西,是幫助他成長的一部分。
接下來(第三個)就是道場。那道場其實蠻簡單的,有了道場以后干什么呢?做技能比賽。
我們有一家企業做雕花比賽,讓員工學雕花是很難的事,但是假如說你每兩個月組織一次幾百號雕花工的雕花比賽,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每兩個月比賽一次你會發現,你這個道場就開始發揮作用了。為什么?什么叫自主學習?
這個就是逼著大家去學,所以一到下班時間,就有人在那里去練雕花了。為什么?
因為兩個月之后有一次比賽,這個比賽得了前幾名的人可以技能晉級,技能晉級是有補貼的,大家是不是要用功去修煉打磨自己的技術?
新員工來的時候,必須在道場上演練,演練完了以后測定合格才能上崗。
所以道場的用處是兩種,一種是必修的,就新員工是必修的;剩下的就是為了成為多能工拿補貼的。
比如說原來是焊接,你后來學了打螺絲增加了個技能,我可能一個月給你再加10塊錢、20塊錢。
類似這樣的人力資源政策有了以后,大家都會研究,怎么樣去學更多的技術。
最重要的是第四個,就是做精益改善。改善我們都有制度引導的,提案你寫就行了,上臺階你做就行了,課題你干就行了。
然后質詢你要寫報告,所有這些做起來以后你就會發現,所有人都被你套牢了,所有這些的落地都是有機制的保障。
但是我們說再怎么機制,再怎么制度保障,最最重要得有推動的人。
這個推動的人要有什么精神?
就是釘鐵釘的精神,釘完了以后在背面把它拗過來,拗過來以后它就拔不出來了,我們得有這個精神。
但我發現這個精神很少,我們很多人釘完鐵釘,過兩天它搖搖晃晃鐵釘飛了,那你就白做了。
本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