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規劃由易及難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做了幾輪以后感覺找不到問題了,怎么辦?
第一個話題我先說一下什么叫由易及難,就是說我們要從最簡單的能做的改善做起,因為我們的員工能力、意識、素養水平有限,跟我們的孩子一樣,孩子年齡還小認知還淺,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從幼兒園開始規劃內容。
那所謂幼兒園內容大概就是5S,甚至是3S:整理、整頓、清掃,所以很多企業跟我講,做整理、整頓、清掃,我們都做了10年沒做好,我說那有點不好意思,我說這個整理整頓清掃應該是半年到一年,必須要做到很好很好,這個就是老師帶著你做,完全就不一樣,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你客戶不認識,這是第一步,幼兒園畢業。
幼兒園畢業以后,我們要晉級學小學的課程,那小學的課程就不是整理、整頓、清掃,他要對一些微缺陷進行識別,就是說讓我們大家從這么大的問題開始,學會看這么小的問題,所以用放大鏡去找一些小問題去解決,這個小問題找的差不多的時候發現,我們能不能把那些疑難雜癥再解決一把?這個是上初中。
疑難雜癥解決完了以后,我們說能不能想辦法讓這些問題不發生,不發生的意思,即我們就要進行常態化的管理——標準化,這個是高中。
那我們說這么做的時候感覺壓力好大,能不能提高效率,能不能智能化,讓機器自己不再犯錯,讓流程自己不再犯錯,這個又是一個高度,叫智能化、效率化。
再到最后我們發現,我們能不能創造一種環境、條件和機制,讓我們團隊可持續地改下去,這個叫自主管理的體制機制建設。
這么幾個階段我們把它叫導入階段,所謂導入階段就像我們孩子在學校讀書這個階段,那么終究要離開學校進入社會,這就是導入階段結束以后的自主推進階段,自主推進階段可以規劃主題改善,今年是效率年、明年是安全年、后年是環保年、大后年什么什么年……你這么規劃下去不斷地折騰。
第二個問題就出來了,我們折騰了兩三年感覺沒什么折騰了,原因是你的認知不夠高,我們要拓展我們的認知,拓展什么認知?我們要獲得深度影響和教育客戶的能力。
用這么一個境界去講的時候,你不覺得我們有太多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嗎?我們一輩子都可以耗進去。
所以我們說第一個,你想讓我們的活動持續下去,永遠有改善的對象,永遠有改善的方向和目標,先要認識這個愿景;第二個,學會按照步驟的去規劃我們的路徑;第三個,是要持續推動;第四個,如果需要的話配合一點就是,經常的還要請進來、走出去。
請進來的意思是請專家教授來指導,然后派我們的員工出去,看一看別人做的好到什么程度,別人在哪個方向上做了什么樣的努力,所以請進來走出去是我們未來升級我們認知的一個重要方面,請大家一起做起來。
本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