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
?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來越少的投入——較少的人力、較少的設備、較短的時間和較小的場地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同時也越來越接近用戶,提供他們確實要的東西。精確地定義價值是精益思想關鍵性的第一步;確定每個產品(或在某些情況下確定每一產品系列)的全部價值流是精益思想的第二步緊接著就是要使保留下來的、創造價值的各個步驟流動起來,使需要若干天才能辦完的訂貨手續,在幾小時內辦完,使傳統的物資生產完成時間由幾個月或幾周減少到幾天或幾分鐘,隨后就要及時跟上不斷變化著的顧客需求,因為一旦具備了在用戶真正需要的時候就能設計、安排生產和制造出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的能力,就意味著可以拋開銷售,直接按用戶告知的實際要求進行生產,產品一經研發出來,產品的基因也就確定。可見,質量是設計出來的,提高產品質量,應該從設計源頭人手。在設計過程解決產品的質量問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越是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前端采取措施,對產品質量提高的效果就越明顯。前期設計要把握“適時、適量、適物”的精益設計原則。
?
產品級目標成本確定
?
??? 產品級目標成本確定如下:
??? 1、用戶可接受的市場價格;
??? 2、計劃利潤;
??? 3、各種稅金;
??? 4、營銷費用;
??? 5、可變計件成本(計劃);
??? 6、開發規劃費用(計劃);
??? 7、產品壽命周期承擔的固定費用份額(計劃)
??? 8、產品數量。
??? 這些都反映市場對目標成本的影響,指出了設計過程中為達到目標成本應控制的因素。目標成本確定時,既要考慮競爭對象的價格水平,還要考慮用戶的經濟能力。因此產品級目標成本的確定不是某一個部門的事,而涉及到企業甚至整個供應鏈的全過程各個環節。采用基于互聯網的協同設計環境可在概念設計階段改變了原有的線性設計流程,以并行工程的方式進行產品設計,各種功能小組互相作用與反饋重疊,目標成本方法在這種集成式設計中起了重要作用。
?
利用精益設計理念采用價值工程評價與修正
?
??? 目標成本精益設計是及時制造,消滅故障,消除一切浪費,向零缺陷、零庫存進軍。企業中普遍運用價值工程的類型是功能分析,即對產品的每一主要功能或特征的效用和成本進行考察。這種分析的目的是確定效用與成本間的平衡。在復雜的產品設計中,所有組件累加形成最終產品的成本與價值。價值工程需要協同功能組去分析每種產品功能相關聯的價值。這對每種功能價值的成本比率確定至關重要。價值工程由分析與確立兩個步驟引導。在分析步驟中,決策與制造專家組調查產品功能價值與評價價值。在研究產品功能特點及成本、價值的基礎上確定產品的價值系數:
??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
??? 在產品設計方面,計算機技術主要應用在輔助設計和輔助設計管理。隨著計算機業及軟件業的進步,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已經在工業界廣泛使用。利用CAD軟件能夠很快設計出圖紙,大大提高了作圖效率。國際上的大企業已經開始嘗試用計算機進行模擬實驗、試做。例如,某一產品的塑料外殼需要很強的抗震能力,人們從以前大量試驗獲得的數據中,建立評價的模型,將此模型做成評價軟件,此類產品通過CAD軟件設計出后,用評價軟件來模擬實驗評價,可得出的設計有哪些方面比較薄弱,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后再修改設計圖,再評價,直到評價合格,開始制作模具。而在此之前,并不需要制模具,修改模具等等工作,這樣就減少了修改模具所耗費的時間及費用
?
詳細設計階段產品成本設計
?
??? 產品級目標成本確定后,在設計部門可根據概念設計的確定的方案進行產品詳細設計的同時,財務部門需將產品層的目標成本進行分解,建立子件目標成本。這也是一個協同工作的過程,財務部需應用到設計部門提供的BOM、工藝路線、工作時間的信息,采用作業成本法,才能科學地進行目標成本分解
??? 具體來說,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 (1)物料清單(BOM/BiII of Materia1)
??? BOM是完整的、正式的、結構化的組成一個產品的部件清單。該清單包含每個部件的物料編號、數量和計量單位。是自動生產材料成本的關鍵數據來源,并決定了計算順序。物料清單可能包括半成品,而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單,這樣構成了多層物料清單。BOM可由設計部門創建,財務、生產、儲運部門共享,具有惟一的BOM編號及用途。
??? (2)工作中心(Work center)
??? 工作中心在產品目標成本分解中是計算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的基礎,在工作中心定義了與產品成本相關的公式。
??? (3)工藝路線(ROUTING )
??? 工藝路線描述了生產一種產品所需的每一道工序以及執行這些工序的先后順序。包含了每一道工序在哪個工作中心中執行,需要哪些材料部件以及其他的一些計算生產期、產能、生產成本相關的技術信息。對每道工序,還需定義該工序的作業(Activity)數量。
??? (4)成本中心
??? 成本中心是目標成本分解、歸集與控制的組織機構,在能明確成本控制責任和方便成本核算原則下,工作中心與成本中心可是多對一關系或一對一關系。在成本中心,通過各種BOM中物料成本、工藝路線定義的作業與工作中心定義的公式,匯總即可得產品各層級的目標成本。
??? (5)精益設計(Lean Engineering)的實現
??? 可通過“設試、量試階段解決消除所有缺陷”、縮短設計周期、主查負責制的項目組織形式、品質預測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實現精益設計。
??? (6)設試、量試階段解決消除所有缺陷
??? 工業產品從設計開發到大批量生產,一般要經過設計試做(簡稱設試)、試量生產(簡稱量試)以及大批量生產(簡稱量產)三個階段,對于復雜的工業產品,例如汽車還要追加技術試做等階段。要實現及時生產,在量試階段就要消除所有設計缺陷。
??? 量試階段消除所有缺陷使得設計的總損耗最小。在設計試做、量試、量產階段,總損耗設計試作的單件損耗雖然很高,但因生產數量極少,總損耗不會太大。在量試開始,產品數量增多,雖然單件產品損耗率比設計試作時少,但總量比設計試作要多,總損耗增加。到大批量生產時,每天產量較高,在初期如果產品品質不能穩定,發生因品質問題停線及改造產品等情況,其損失可能巨大。因此,盡量將問題在批量生產前解決及縮短整個過程時間,保證新產品能高品質低損耗、快速地推向市場,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利器。
??? (7)縮短設計周期
??? 設計周期的縮短主要通過產品模塊化設計、并行工程來解決。模塊化(UNIT)設計也稱單元化設計,產品由若干個模塊(單元)組成,每個模塊(單元)實現產品的一部分機能(功能),所有模塊(單元、組件)組合后實現了產品全部機能(功能)的方式稱為模塊化設計。每個模塊實現產品所需部分機能,全部組合后實現產品的全部機能,每個單元可以獨立裝拆,又可獨立升級改進。只要某個單元(或若干單元)有了改進升級,整個產品的部分機能就能得到改進及升級。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電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