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東東:三一重工集團副總裁。結合這些年三一在智能制造工業大數據、互聯網應用方面的實踐、積累和經驗的總結,提出了具有創新性的制造即服務、數據即價值的新理念。
會議實錄:
?
賀東東:各位來賓、各位記者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在這里非常容幸我能夠給大家匯報一下三一集團在制造、工業物聯網、工業大數據方面的事件,供大家參考。
?
首先我匯報一下我們精益制造體系,三一從2008年開始我們導入了精益制造的理念,那么從那個時候開始第一個我們發布了我們技術大綱,然后從董事長到員工一起學習精益思想,再然后我們參與了標桿企業參觀。另外我們集團成立了精益組,我們從2008年開始大規模導入精益生產。那么從2010年到2011年開始,我們提出了自己SPS的構架,三一制造體系這么一個構架,另外我們開始實踐,從數字化工廠規劃設計開始,從工廠設計本身產線優化開始,通過數字化的模擬、數字化的優化開始建,所以從我們重機成員全部通過數字化設計,包括我們剛剛提到的請大家去參觀,工信部制造樣板工程,另外我們提煉出了八大工藝,針對這八大工藝,這是核心的八大工藝,專題做精益制造這么一個體系的提升。那么最后到2013年,一個是SPS已經標準化了,通過這幾年的實踐以后,精益制造已經不再是一個自上而下主導推動這么一個運動,那么現在就是說,我們把精益制造的總部的專家下放到事業部,由各個事業部從基層逐步做精益制造的變革。
?
然后我們開始有質量檢查體系,到保證體系到閉環體系,到卓越體系,我們現在叫零缺陷交付,通過預防的質量體系,我們在出場之前,有總檢師做質量檢測,我們基本上的要求,在出廠前的質量檢測出錯是零。這是一個要求。
三大支柱,流程化、準時化和自動化
流程化就是我們要打造一個流程化的優化布局,所以在2013年的時候我們成立了流程信息化的總部。
?
另外一個就是準時化,這個由推生升到拉升的生產,比如說由定單導入,我們機遇拉式的體系,因為數字化車間你一定得有理念,你一定得有邏輯,不然你數字化IT輔助你就失去了一個方向,所以我們18個廠房基于客戶定單拉動一個理念,打造一個(零散形)數字化的車間。

?
另外一個就是自動化,我們自動的搬運、包括車間的物流、物料的配送、管理等等,都會定量能夠實現防錯。
?
這個是我們前期從精益制造往智能制造這么一個路徑。
從智能制造來講
我們從2008年開始,開始構建中國可能最早的工業物聯網的實踐機,基于自主知識產權我們打造了工業物聯網的平臺。為了這個事情,我們成立了兩個子公司,一個是三一智能工業部,自己有智能的空間。再加上我的IT庫,所以我們有幾百人圍繞這個體系打造這個系統,我們從2008年開始,到現在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數據,我們23萬臺設備,然后5000多組參數。
?
所以基于這些年的實踐,大概我歸納一下,我們工程的機械是典型宏觀經濟正相關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上去了,我們就上去了,這兩年下來了,我們就下來了。所以我們非常精準了解國家的宏觀經濟模式,所以我們有一個實時的基于29萬臺設備的運行參數,不光是國內的固定資產的投資的波動,包括每一個省的差異都會出來。比如說前兩年發達地區下降非常快,但是西部地區反而會有增長,這種它是在中國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個我們的配電需求預測,大家知道三一一直把服務作為一個核心的競爭力,我們一直保持這個叫無與倫比服務的水平,但是你要保持這個水平的話,你就要在配件的庫存上面是一個天量的庫存,因為我們的工程機械師分布在960萬平方公里的,這個麻煩怎么解決,我們基于設備運行的參數,因為很多的零部件它的消耗一定跟設備運行的時間是正相關的,我們做這樣的預測,基本上預測地區級配件的消耗,在降低配件庫存的同時,還能夠保證高的服務水準。因為我的設備聯網了,我會做設備覆蓋的診斷,然后報警,我的工程師也好,我的服務車輛也好,我們配件互聯網,我們做一個完整智能服務的平臺。
?
產品研發很直接,就是因為我的研發的工程師能夠直接看到我的設備實際的運行的參數,所以這是一個很好幫助他們做好產品的研發。
?
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臺的支撐,我們歸納起來4個經典場景。第一個你要有一定數字化的進項,第二個能夠上下行的交互。
?
總結語
精益思想它永遠是秉承正確的理念,我覺得精益思想的理念在互聯網時代它是要加強,因為它強調是基于客戶價值驅動你的價值流,驅動你的企業的生產,我覺得這個概念、這個觀念永遠是正確的。你是基于客戶的價值,滿足客戶價值看待你內部生產,以及你內部的工作的組織方式,這個遠遠是對的,只是說過去因為計算機技術或者是我們IT技術沒有普遍的普及,所以很多的方式靠我們很多的班組,靠人做各種各樣的分析去做的,那么我的理解,現在物聯網時代大數據或者是ICT,它其實是幫助這個精益思想在做數據分析,數據我們說找這個原因的時候,各種可能性的時候做得更方便,而且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這種基于客戶需求(拉失)整個業務流,互聯網手段輔助精益思想做的更好,其實你基于這個大數據分析以后做得更快做得更好,但是它的這個方向還是精益思想的方向。
?
我們三個級團層面有三個機構,一個是精益質量總部,這個在集團質量總部推進精益制造的體系。然后在各個事業部有自己的供應鏈,或者叫技術制造部,這個具體落地做的,另外我們站在IT的角度提供信息化的支撐,大概是這樣一個架構。我們的體會就是,精益制造應該放在一個集團的戰略的高度去看,絕對不止是一個制造部門的事情,因為精益事情最核心的事情,你站在的客戶的角度,怎么樣實現客戶價值,你要實現客戶價值的話,它是整個公司做的事情,它一定是戰略性一把手做的事情。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電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