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個月在中國走訪了12個城市的15家企業,一路上結識許多新朋友,也會見了不少老朋友。這些企業包括制造、醫療、餐飲、健康安養等不同行業。很高興發現大家對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有興趣,并愿意接受挑戰去嘗試。作為一個精益人,我特別興奮一路上能從企業和朋友處學習到新的思路以及做事方法,使我在思想和知識層面上跳躍,不斷吸收新貨。特此分享我最近學到的兩個故事。
一家跨國大企業的總經理告訴我最近壓力很大,因為總部變更了衡量業績的指標,使得他必須重新布局,設計對策。
哪些指標改變了呢?

第一個改變的指標是OTD (order to delivery)改為 OTC (order to cash)。
意思是把接訂單到交貨時間(OTD)改為從接訂單到收回款項時間(OTC)。字面上改變不大,只是一個字母之差,把交貨改為收款,但實際意義重大。后者改變了整個企業的組織架構,不再只是制造部門在設定時間內把貨送到客戶手中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代表整個企業直接參與,更快地把貨款追回口袋。
許多企業往往按時交了貨,但貨款拖了很長時間還收不回來,除了客戶種種因素外,經常發生的還可能是部門之間的壁壘,缺乏團隊協作和主人翁精神。改將OTC作為KPI 后,不僅可以改善拖欠款項回收的問題,更提升了經由銷售、設計、制造、供應鏈、物流、以及財務跨職能的團隊一起承擔責任的意識。一位過去的同事提醒我,這種從端到端的概念多年前就已經提出來,他從前服務的一個企業就曾使用過。雖然我可能落后了,但還是很高興看到這種強調團隊合作的OTC重現臺面,再度受到企業重視。
第二個改變的KPI 是衡量交付時間從OTTP (on time to promise)代表準時按照企業對客戶承諾的時間交付產品,改為OTTR(on time to request) 按照企業要求的時間交付。
又是一個英文字母的差別,但能令客戶更滿意。舉個例子來說,一個組裝設備的交付時間是100天,外加運輸5天,OTTP 是105天。
聽起來OTTP合情合理,企業能準時交付已經很好了。但客戶可能因為市場需求或新建廠房,希望提前在75天能完成新設備安裝測試。這個75天的要求指的是OTTR 。企業可以不理會客戶要求,繼續按照OTTP 的方式運作,但很可能會因此把商機丟失給其他能滿足OTTR 的競爭對手。
當然制造廠商加班加點趕工也有一定限度,不可能完全按照客戶希望提供服務。但尊重客戶需求,盡量配合OTTR的方向是正確的。一方面對企業自身是一種鞭策,遵循PDCA的方法,縮短交付周期;另方面‘速度’永遠是一個競爭優勢,值得大家正視。其實有面對OTTR的勇氣,不斷挑戰現有OTTP ,何嘗不是企業持續跳躍進步的一個正面推動力。
這就讓我想到了 “一個會跳躍的精益小人” 。
全球精益企業聯盟(Global Lean Network, GLN)由32個國家的精益企業組織構成,包括創始會員美國精益企業研究院(Lean Enterprise Institute,LEI) 以及精益企業中國(Lean Enterprise China, LEC)。

這個非營利組織沿用LEI 早年設計的會標,一個會跳躍的精益小人。設計線條簡單,幾筆就把一個持續在改善中躍進的精益人描繪的生龍活現。
有人說,所謂KPI,就是kill people immediately。 年底了,一提到KPI,可能大家都很頭痛。可是轉念一想,這何嘗不是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呢?
你會嘗試在你帶領的團隊中把OTC 和 OTTR 作為新KPI 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電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