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
IE從業的幾個階段感悟
1.書本理論
一大堆的定義告訴你:
IE是什么,卻不知道IE到底做什么的階段。
2.工作實踐
開始工作后被具體化后告訴你:
IE做什么,但慢慢的很多人迷茫IE是什么的階段.
3.個人定義并實踐
矛盾激發靈感,很多人的思維開始對IE進行個人定義,在此階段,定義的科學性將決定你在IE上走的更遠或止步,有些人想轉行放棄IE,有些人沾沾自喜自己的IE很了不起!
4.回歸書本理論
你是否覺得IE的鼻祖們比你還爛,只會寫書呢?
再去看看曾經學過的書本,你會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樣,決定你的成就或挫折原來就是你的個人定義與書本理論符合度的多少!
5.理論升華并實踐
你已經具有一套較科學的和書本理論相配合的個人定義及工作方法,可喜的成就,你似乎已經對IE得心應手?
6.思考+理論實踐循環
你還可以走多遠?IE還可以走多遠?
如:
1.書本理論
<基礎工業工程>四個部分:IE概述、方法研究、作業測定、現場管理及改善;另物流規劃與設施布置,項目管理,生產計劃與控制,質量管理學,ERP等。以這個為主題的話,我想每個人都可以夸夸其談一番;
但讓人們疑惑的是,工作中到底IE做什么?
2.工作實踐
一般的IE都是從逛現場、提改善、測工時開始的;其實工廠里的IE會走這幾條路線:
⑴ IE/PE
路線,工藝(無行業限制)合理性(舊工藝改善及新工藝編排)及OS建立;但可悲的是很多IE
做的是工時記錄,SOP排版,建立無人遵守的OS ;
⑵ 現場管理師路線:人機料法環的配合合理性,相關制度建立、專案改善;
⑶ 物流管理師路線:在一般的工廠里與⑵混在一起了,其實也可以納作⑵的一部分,只是更深入更具體;
⑷ 生產管理師路線:臺資-生管、物控、倉管,美資-PMC
⑸ 品質工程師路線:又分為品質體系工程師、品質過程工程師
⑹ 信息化工程師路線:誰讓大家都學MIS,ERP,C++呢,主要偏向邏輯架構的設計及項目實施,編程部分有軟件工程師呢,咱不要搶別人的飯碗!
⑺ 項目管理及企劃等等 !!!那么IE 到底是什么?
3.個人定義并實踐
IE測工時,IE做SOP,IE“打雜”,IE做生產計劃,IE做項目?搞品質?
IE有什么前途??沒PE/ME專業,沒線組長有權,沒采購有油水。。。???
4.回歸書本理論
<基礎工業工程>四個部分:IE概述、方法研究、作業測定、現場管理及改善;另物流規劃與設施布置,項目管理,生產計劃與控制,質量管理學,ERP等您工作中的疑惑,答案全在這里呢!
5.理論升華并實踐
原來測工時基于方法研究,源于作業測定,結果形成OS,表現為SOP,搞物流及布置,不就是方法研究中的流程及程序分析么?其他的什么項目管理、生產管理、信息化至所以化為IE,因其核心是IE思想IE方法。
6.思考+理論實踐循環
何為IE,不就是工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嗎?
它是一項整個工業系統優化的工程,也是所屬工業子機構優化的工程,那么只有工業需要優化么?科學管理只在工業適用么?一切用到IE
思維IE
方法的土地和天空,不就是IE的領域嗎?
國家需要優化嗎?需要科學管理嗎?需要IE嗎?
IE
與其說是一門技術、一門學問,到不如說是一門功夫來得恰當,雖也需要理論學習,但更注重實踐的磨煉,在實踐中逐漸體會和領悟個中的奧妙。因此只有勇猛精進,才能功德圓滿。? ? ?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