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事工業工程工作的時候,常常會為標準工時苦惱。因為行業原因,工人的操作通常不是很標準,由于量小,原料狀況等原因,也很難做標準化的工作,所以工時測定就遇到了一些問題,常常感覺難以測到比較準確的工時。
后來去臺灣培訓的時候,跟同事聊起這個問題,同事的一句話讓我幡然醒悟,我說我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標準工時,同事說,標準工時從來就不是問題。

這要從標準工時的作用說起。標準工時是公司安排人力,核算成本的一項重要的依據,生管依標準工時安排生產時程,現場按照標準工時對工人進行績效管理,業務與生管按照標準工時計算采購提前期及交貨周期,其重要性使得剛剛從事IE的人覺得這個時間必須是準確的,其實不然。
這里所謂的標準其實只是大家的一個共識,只要大家接受這樣一個共識,標準工時比實際長一些或短一些都是可以接受的,這并不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因為標準工時的重點在快速應用和不斷更新。不同部門對時間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要求工時長些,比如現場,而輔助部門一般都以壓縮工時,他們的對立使得工時有不斷調整的機會,所以在多次調整之后工時一般都會是合理的。所以標準工時也是多方妥協的結果。
昨天在看王愛虎的《工業工程專業英語》這本書的時候恰好看到了類似的說法,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
Standard times are standard times only because all parties involved agree they are standard times. This is an important point. The key is to quickly and economically develop and maintain standard times that are as close to real life as possible. (標準工時之所以成為標準工時,只是因為各方一致同意這是標準工時。這點很重要。關鍵是要能夠快速、經濟的建立和維護標準工時,并且標準工時能夠盡可能的反應真是的狀況)
在這句話里強調了標準工時必須是各相關方同意的,認同的,才是有用的。而下面這句話則強調標準工時不是準確工時,而是行動標準。
Never use the word "accurate" when discussing standard times(討論標準工時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準確”這個詞)
一般公司的工時很難是準確的,但并不意味著是不對的。只要能成為大家的行動準則,那就是可用的。如果任何一方有異議,大家都可以重新Review以其達成共識。
所以作為工業工程新手,不要在標準工時的準確性上面苦惱,工時的應用才是重點。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