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市場正由過去的封閉型轉變為沒有國界與地域限制的全球開放型市場。市場的這種變化必然引起企業管理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生產技術的變革。JIT、MRP等一些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正在成為新一代企業發展的熱點,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本文在分析傳統庫存管理缺陷的基礎上,分析了JIT思想對提高企業庫存管理水平所產生的影響,闡述了企業實施JIT的條件和步驟。 ? ?
?
一、傳統庫存管理的缺陷 ? ??
傳統的庫存管理思想是以生產不間斷為核心,庫存管理是為生產服務的。庫存管理系統所做的只是發出訂單和催貨,或用訂貨點法確定何時進行訂貨,或用經濟批量法確定每次訂貨的最佳批量。訂貨點法是一種按過去的經驗預測未來的物料需求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實質在于遵循“庫存補充”的原則,保證在任何時候倉庫里都有一定數量的存貨,以便生產需要時隨時取用。經濟批量法是用經濟批量公式計算出使訂貨費用和庫存費用總和最低的訂貨批量。這些方法貌似科學,用這些方法建立的庫存模型曾被稱為“科學的庫存模型”,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并非如此。這些方法是建立在一些經不起實踐考驗的假設前提之上,熱衷以尋求解決庫存優化問題的數學模型,而沒有認識到庫存管理實質上是一個大信息的處理問題。傳統庫存管理的假設是對各種物料的需求相互獨立的。傳統庫存管理的方法不考慮物料項目之間的聯系,各項物料的訂貨點是分別加以確定的,但是,在實際的生產中,各項物料的數量須進行合理的配置,才能制造裝配成產品。由于傳統庫存訂貨方法是面向單個零件,對各項物料獨立地進行訂貨,因而在生產裝配時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物料數量不匹配的狀況。傳統庫存管理模型是假定對物料的需求相對穩定的,因此每次物料的需求量都是小于訂貨總數。在傳統的生產方式下,企業按計劃生產,生產數量一般不會有大的波動,因而地物料的需求是均勻的。而在現代制造業中,企業面向市場,對物料的需求是不均勻、不穩定的,對庫存的需求是間斷發生的。實際上,采用傳統訂貨法的庫存管理系統下達的訂貨時間常常偏早,從而造成物料積壓,既導致資金的大量無效地占用,又引起庫存費用的增加。另一方面,又由于生產需求的不均衡,會造成庫存短缺,從而給生產造成嚴重損失。在傳統庫存管理中,庫存一旦低于訂貨點或消耗時,就立即發出訂貨,以保證一定的存貨。這種不依需求而定的做法沒有必要,也很不合理,在需求間斷的條件下,必然造成大量的庫存積壓,資金周轉周期長。 ? ? ??
二、 JIT的定義 ? ??
JIT(Just In Time)----“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量生產所需的產品”。JIT是英文Just- In- Time的縮寫,即準時生產方式,是一種有效利用各種資源、降低成本的準則。其中心思想是尋求、消除在生產過程中形成浪費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產生附加價值的活動。實現這一思想的控制方法和原則是:將必要的材料,以正確的數量和完美的質量,在必要的時間,送往必要的地點。生產系統如果真正運行在準時制生產方式的狀態下,它的庫存就被減至最小的程度,因此,JIT又被簡而言之成“零庫存”管理。通過這個定義,我們知道JIT的核心是追求一種無庫存的生產系統,或是使庫存最小化的生產系統,即消除一切只增加成本,而不向產品中增加價值的過程。JIT的最終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基本目標是努力降低成本。 ? ? ?
三、企業零庫存的存在方式 ? ? ??
(一)協作分包方式 ?
主要是制造企業的一種產業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形式可以以若干企業的柔性生產準時(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供應,使主企業的供應庫存為零。同時,主企業的集中銷售庫存使若干分包勞務及銷售企業的銷售庫存為零。 ? ?
(二)輪動方式,也稱作同步方式 ?
是在對系統進行周密設計的前提下,使整個環節速率完全協調,從而根本取消甚至是工位之間暫時停滯的一種零庫存、零儲備形式。 這種方式是在傳送帶式生產基礎上,進行更大規模延伸形成的一種使生產與材料供應同步進行,通過傳送系統供應從而實現零庫存的形式。 ? ?
(三)準時供應系統 ?
在生產工位之間或在供應與生產之間完全做到輪動,這不僅是一件難度很大的系統工程,而且需要很大的投資,同時,有一些產業也不適合采用輪動方式。因此,廣泛采用比輪動方式有更多靈活性、較易實現的準時方式。準時方式是依靠有效的銜接和計劃達到工位之間、供應與生產之間的協調,從而實現零庫存。如果說輪動方式主要靠“硬件”的話,那么準時供應系統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軟件”。 ? ?
(四)看板方式 ?
也稱“傳票卡制度”或“卡片”制度,是日本豐田公司首先采用的。在企業的各工序之間,或在生產企業與供應者之間,以固定格式的卡片為憑證,由下一環節根據自己的節奏,逆生產流程方向,向上一環節指點定供應,從而協調關系,做到準時同步。采用看板方式,有可能實現零庫存。 ?
??
(五)水龍頭方式 ?
是一種像擰開自來水管的水龍頭就可以取水而無需自己保有庫存的零庫存形式,這是日本索尼公司首先采用的。這種方式經過一定時間的演進,已發展成即時供應制度,用戶可以隨時提出購入要求,采取需要多少就購入多少的方式,供貨者以自己的庫存和有效供應系統承擔即時供應的責任,從而使用戶實現零庫存。適于這種供應形式實現零庫存的物資主要是工具及標準件。 ? ??
四、JIT實現方法的探討 ? ? ??
(一)適時適量生產 ?
依據 JIT 管理原理,一個企業所有活動只有當需要進行的時候才開始,即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按需要的品質和數量提供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因此, JIT 生產策略就是,只在需要的時候(既不提前,也不推遲),按照客戶需要的品質和數量,生產客戶所需的產品。該種減少庫存方法的關鍵在于搞好市場預測,其重點是分析研究和預測市場商品供需的發展趨勢。要想準確預測,就必須重視市場的調查研究,重視資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掌握充分的歷史資料和現實情況,擁有的資料愈充分,分析就愈詳細,愈深刻,預測的準確度就愈高。 ? ?
(二)分散轉移庫存 ?
將產品“即進半售”或“超期即送”。“即進半售”——當產品入庫后,除即進即售情況外,可以采取接受定金或分期付款的辦法,將產品半賣半“送”;“超期即送”——對于超過正常庫齡的產品,可采取不付款“送”給用戶先使用,即賒銷的辦法。尤其在 IT 行業,其目前的產品月降價速度接近3%,如果產品長時間放在庫房中而未能實現銷售和回款,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其產品價格就會下降到大大大低于原價值。這種連賣帶“送”的方法,可以使企業的產品立刻轉移出去,從而實現零庫存。無論庫存產品是賣出去還是“送”出去,理論上它都將保持原值,不會發生庫存折損。 ? ?
(三)轉移庫存 ?
轉移庫存就是利用本企業的優勢將本企業庫存分散的轉移到供應鏈的上方或下方,由原材料供應商及銷售商或終端用戶來負擔庫存成本。該方法采用庫存的向前放置和靠后放置,也就是說,盡量把成品庫存儲放在靠近用戶的倉庫配送中心,或放置在批發商或零售商處,而將原材料儲放在生產廠家的倉庫不保持成品庫存。這樣就有效的降低了本企業的庫存成本,進而達到或逼近零庫存。 ?
??
當然這種庫存管理方法局限性較大,只適用于在供應鏈中處于決定地位,實力較強的大企業,例如大型連鎖超市可以通過“先銷售商品,再支付供應商貨款”的方式將庫存轉移到供應商處,而對于在供應鏈中不具備主導地位的企業而言,就必須通過準確的預測和優異的協同供應降低本企業庫存。 ?
??
需要指出的是,伴隨著企業庫存的降低,往往會導致其他方面支出的增加,甚至是企業效益的減少。例如,企業降低原材料的采購規模來降低庫存,就會導致原材料采購成本的升高;在銷售旺期,原材料庫存過低甚至會影響企業生產。所以企業必須具備一個準確的預測系統以確定本企業的基于成本和效益最優化的最低安全庫存,也就是把企業目標從實現零庫存轉變到逼近零庫存。另外,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也是實現零庫存的方法。一般來說,在沒有緩沖存貨情況下,生產和配送作業對送貨時間不準更敏感。無論是生產資料,還是成品,物流配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庫存量。如果配送質量不高,中途物品損壞率大,那么作為彌補的安全庫存量也比正常狀態下要大。 ?
??
綜上所述,實現零庫存需要在采購、生產、物流、銷售等經營活動中環環相扣,而在目前存在著很多技術難點和限制。所以企業應該從追求理想的“零庫存”管理轉變為追求現實的“合理庫存”管理,即力爭實施轉移庫存和逼近零庫存的管理思路,并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
??
JIT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方式,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推行JIT在我國有著非常廣泛的前景。它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庫存,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找出不足,從而不斷改進和消除掩蓋著的各種矛盾,提高我國的企業管理水平。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