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工作方法(TBP)的構成——10個意識&8個步驟
前面我們一起了解了豐田工作方法TBP是什么,接下來我們一起解讀一下TBP的構成。TBP是踐行Toyota Way理念的方法,同時TBP也是基于問題解決的方法。它的整體構成有如下的10個意識和8個步驟構成。

圖1 TBP 10個意識8個步驟
作為問題解決的方法,TBP還是在PDCA大的框架下進行展開,將問題解決分為8個步驟,其中P階段分為「明確問題、分解問題、設定目標、把握真因及制定對策」5個步驟,D階段對應「貫徹實施對策」,C階段對應「評價結果和過程」,A階段對應「鞏固成果」,共計8個步驟。相比于傳統的QCC十步法和8D等拆解PDCA過程不同,TBP在每一個步驟中都有一些基本意識的體現,這也是將Toyota Way理念能夠具體承接落地的過程。
10個基本意識是實踐TBP 8個步驟時應具備的基本準則,沒有10個基本意識,8個步驟就只是一個邏輯步驟。
· 客戶至上
在為本部門或公司開展工作時,應始終將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豐田,后道工序也被看作是“客戶”
? ? · 經常自問自答 “為了什么”
不要將當前的手段與目的相混淆,應常常自問:“真正目的是什么?”
· 當事者意識
只有認識到自己是當事者,才能理解工作的使命和價值,產生自豪感,才會去思考“我要怎么做?”,“我一定要做到”。
· 可視化
將問題用一目了然的方式顯現,并與相關人員共享,促使新的發現。另外對信息、計劃、情況的認識、意見等需要共享的信息,也應當進行可視化處理。
解讀:上述這4個基本意識不是僅停留在理念層面,它是會具體在TBP 8個步驟中的「明確問題」這一步要有具體體現的。TBP要求的明確問題是要說清楚幾個要素:
1、解決這個問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能為客戶帶來什么?——客戶至上、“為了什么”、當事者意識
2、當前這個問題的現狀是什么樣的?它的理想狀態是什么樣的?兩者之間差距如何?——可視化

圖2 現狀與理想狀態差距的可視化
· 依據現場和事實判斷
拋棄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客觀的心態去觀察事物。不要混淆臆測與事實。
解讀:其實這就是豐田一直強調的現地現物,尤其在TBP 8步法中「分解問題」「把握真因」體現明顯,這一步強調依據數據進行問題分解,同時還要到現場去觀察聚焦問題的“流程”,數據聚焦于現場觀察確認兩者缺一不可
· 徹底的思考和執行
再三思考、懷著“決不放棄”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將工作進行到底。
· 速度 時機
迅速對應客戶需求,貫徹實施對策。
如果對策的實施尚需一定時間,可先采取適當措施,避免錯失做事的良機。
· 誠實 正直(實事求是)
如實按照既定的工序開展工作,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 實現徹底的溝通
誠心誠意,與客戶或相關人員努力溝通,直至他們給予理解并能夠主動提供協助。
· 全員參與
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引領團隊以及相關人員集思廣益,實現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10個基本意識與8個步驟的有機結合應用才是TBP區別于其他問題解決方法的優勢所在,如前文所說TBP的精髓也就在其中:10個基本意識是實踐TBP 8個步驟時應具備的基本準則,沒有10個基本意識,8個步驟就只是一個邏輯步驟。
下一節我們會針對TBP應用的步驟進行展開,其中會涉及一項非常實用的問題分析工具:問題解決流程圖(PSFC),敬請期待。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