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制造設計和智能制造設計在生產流程上有著巨大的區別。智能制造設計過程決定了對人才的要求更高。推動智能制造設計的規劃、實施和落地,企業需要更多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即更多具有通用性、專業性和集成技能的人才。

第一,智能制造設計改變了傳統生產過程中對人的要求,對員工的專業性、主動性、靈活性、協作性等通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現在大家都在說機器換人,完全可以在一些機械化、低技能的操作環節實現。但實施后,智能生產線和大數據系統的指揮、操作、運行需要更專業的人才,這些都是機器無法替代的領域。從業者需要能夠應用他們的知識和技能來構建真正的工業系統,以處理自動化系統故障。此外,智能制造設計工作內容的變化要求員工具備多種工作技能,以積極應對復雜的工作要求。
其次,在推動智能制造設計的過程中,很多專家都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無法明確自己的需求,無法理清自己的流程和內部業務關系。在傳統制造業,有CIO或者首席信息官。這些首席信息官可能是IT出身,但他們對如何整合底層數據和進行智能分析缺乏足夠的了解。技能的缺失會影響智能制造設計的進度。因此,企業需要重點尋找或培養既對上層信息系統又對自動化技術和方案有深刻理解的專業人才。
第三,企業需要能夠深刻理解IT與OT融合的策劃人才。這類人才主要負責智能制造設計系統的規劃,具有整體運營和規劃的能力。由于層級結構,對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很高。這類人才首先要了解精益生產,了解生產流程和技術,能夠通過對信息的組織和分類來設定企業的制造目標,能夠協調自動化、信息化和通信規劃流程,制定實施路線圖,推動項目進度,不斷改進設計。同時也可以整合資源,包括內部部門之間的溝通,外部力量的協調。它類似于一個中心節點來協調各方,為各方設定目標和需求,定義標準接口,設計流程和檢查,進行階段性目標監控。
以上就是冠卓咨詢小編對智能制造設計過程人才需求分析的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