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日趨激烈的企業競爭中,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顯得愈發重要,質量是企業生存之本這句話毫不夸張,企業對自身的經營管控決定其提供的生產或服務的質量,優秀、先進的管理產生優秀的質量,企業自身的質量管理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質量體系管理真正能運用并讓其產生價值的企業卻不是很多見。企業對質量體系的看法決定企業的理念,從而決定企業生產出什么質量的產品。不重視質量的企業是無法持續發展的,等待的只有萎縮甚至破產。
為了使自身質量值得信賴,很多企業十分重視質量管理證書,盲目追求各種證書,沒有把精力利用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對質量管控措施的落地持續執行中。這樣容易出現上下“兩張皮”的現象,員工只是把質量掛在嘴邊,沒有落地實施質量相關制度,甚至出現抵觸情緒。這一現象于企業的預期完全項違背,從上到下經常喊口號,卻缺少執行。
質量管理體系最重要的使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并且所有員工落地執行、持續執行,把質量管控當作吃飯一樣每天必須進行的事,而不是一項短時間的活動。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使規范性的指導文件,以正確的質量意識和思想按照事物發展的因果關系來解決質量問題,經過不斷地總結沉底,形成具有企業意志的管理體系。
體系文件的有效性,在于各部門對其規定的認可,要避免成為部門間推卸責任的理由。都有文件作為辯解的依據,推卸責任、內耗嚴重,常常議而難決,決而難行。在同一個框架下,用質量體系來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問題,而不是把任何問題都拿質量體系管理來興師問罪。
把質量體系管理片面當做領導指令的檢查者,什么集中審核、專項審核、月度檢查、季度檢查等等,搞得各工作部門疲于應付,討厭至極。認證后質量管理滑坡都是與領導的質量片面認識分不開的,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要十分重視對質量體系文件的理解,相關制度的推動需要調動企業的大量資源,以及新的無形資源。僅僅靠基層的力量推動十分困難。
如果企業把質量管理片面當做事故調查,或者將只是一個忙于處理具體細枝末節工作事務的角色。根本起不到體系指導運作規范化的作用,因為沒有足夠的授權,沒有較高的崗位待遇,不會自覺不自覺在員工中受到重視,制定的質量體系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得不到執行。?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領導管理思想與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原則“使用過程的方法”是相違背的,導致在執行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少做或不做質量管理記錄或程序,為了證據,補充假數據。這個現象在很多企業比較常見。
由于質量管理的需要企業的沉淀于技術積累,企業務必要制定相關的5年計劃或10年計劃,從基礎工作做起,通過政策導向與方法將質量理念落實到組織的具體運作過程當中去,并不斷的進行抽查監督,以穩定固化員工的行為準則。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