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布局是以現狀布局為基礎,通過消除人、機、料、法、環各個環節上的浪費,來實現五者最佳結合的布局,其核心是實現流動制造。
新工廠建立或舊廠改造,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怎樣進行布局規劃。對工廠進行精益的布局就是為了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浪費,同時還要強調現場的目視管理。
精益工廠布局充分考慮以下六大原則,從而達到產品制造過程的高效率、優品質、短交期與快周轉目標。
原則1:安全原則
在進行新工廠布局時,要充分考慮消防設施、危化品存貯位置等的限制條件,主通道、人行道、緊急疏散逃生通道等的合理設置;貨物的抬升、裝卸、旋轉等安全隱患的規避。
原則2:減少搬運----最短的搬運路線
生產過程中搬運的浪費,往往會被管理人員忽略,而且在現有的布局上增加新的功能或產線時,也經常會由于條件的限制,不得不通過長距離的搬運來完成生產。所以在在新的工廠布局時,就要充分的考慮到使搬運距離、時間最短,實現物料搬運所花費的費用和時間最少。這里可以使用物流強度,從物料搬運距離、運量方面,來計算工序質檢物料流動的強度,設計出最佳的物料路徑。


原則3:柔性生產----最大的靈活性
產品的多品種少批量,對生產線的柔性化要求越來越高,面對工藝的變化、訂單增減的變化,新產品開發計劃等變化,盡可能不全局大動,而僅需局部調整即可滿足生產需求。


原則4:流動制造原則----縮短生產周期
把工序四要素4M: ?“人”、“機”、“材料”、“作業方法”,有機統一起來,并充分保持平衡,實現流動制造,盡可能減少流程斷點,大幅度減少物料停留點,小批量流動,無法連續的流程考慮超市連接。
原則5:節約空間----最有效的場地利用
盡可能做到布局的合理化,在進行布局設計前,要充分了解產品的種類、未來幾年的需求預測、產品生產工藝流程、標準工時等,進行未來價值流程圖的設計,確定超市、緩沖區等的設置節點,并計算出需求面積,同時通過未來產品銷售預測,計算出設備需求數量,利用精益的思想及工具,充分利用好每一平方面積,并有效利用和空間面積,使場地利用率最大化,并考慮到未來的發展需求,預留20-30%的戰略發展用地。
原則6:目視效果----良好的參觀閱讀性
工廠整體目視化的設計規劃,能系統的展示工廠生產、管理、環境、文化等方面的內容,給參觀的客戶最大是視覺沖擊,增加客戶滿意度及信任度。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