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業推行精益生產,解決管理的各種問題,需要用到各種改善工具。如:5S、TPM、SMED……等,在這眾多工具中,核心的當屬價值流分析。
我們都知道,價值流分析是一種手工繪制的方法,其原理是用直觀圖形和數據的方式呈現出端到端的產品價值實現過程,包含過程流、物流、信息流這三大要素。繪制價值流圖的目的是站在企業運營層面審視流程,將各種浪費客觀地暴露出來,為下一步的持續改善提供方向或著力點。
價值流分析一般包含三個層級:現狀價值流圖、未來價值流圖、理想價值流圖。
現狀圖即是當前狀況的客觀呈現;未來圖的制定是從現狀圖分析開始,尋找各種改進機會并標識在現狀圖上,再借助大量的管理改善工具對現狀進行改善,形成未來圖,通常“未來”指的是向后3~6個月能夠達成的改善藍圖;理想價值流圖是指流程的理想藍圖,對于達成理想狀態,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是企業持續改善追求的方向。現狀、未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圖會成為現狀圖,周而復始地循環分析是價值流工具的特點。
價值流分析的應用范圍分為三個層次:流程級、工廠級、集團級。
流程級是指價值流截取某個產品的某段流程,用價值流圖進行分析,其目的是識別流程內部的浪費,明確改善機會;工廠級是指包含單個工廠內部所有流程,用價值流圖進行分析,其目的是識別單個工廠內部流程的浪費,很顯然,其研究范圍比前一種要大;集團級是指產品的流程橫跨集團內部各子工廠,工廠間互為客戶與供應商,價值流分析的目的是站在集團高度審視全價值鏈,鎖定問題所在工廠,我們發現此時價值流分析已經延伸到產業鏈,其范圍更廣,更為宏觀;
價值流分析工具很好地回答了企業當前的現狀是什么?問題在哪里?從哪些地方去改善?改善的預期效果如何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在精益改善工具集中被稱為靈魂工具,成為了很多企業進行精益改善的首先工具。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