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能制造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智能運維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起來,在智能制造的基礎上做好設備維護管理,更有效的提高設備性能,更快速的解決設備故障,這正是智能運維的使命。
有別于傳統的設備維護管理,智能運維是建立在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平臺上的,首先,我們來看看設備管理的現狀是怎么樣的?
1. 設備類型比較復雜,文檔資料缺少信息化:一個工廠內設備種類繁多,有生產設備、還有輔助內的廠務設備(消防設備、電力設備、空壓設備等),這些設備參數不一,自成體系,大多都沒有電子資料,不方便在線查詢;
2. 未實現設備聯網,設備動態數據無法實時獲取:設備維保經驗為上,被動運維,故障預測無從談起;
3. 運維質量無法標準化:設備種類多,維保人員水平不一,運維質量難以標準化;
4. 工作難以量化:運維人員都很忙,但到底在忙些什么?工作無法量化;
5. 設備異常處理效率低:故障報修,大多是依靠人工傳遞信息,效率低;
6. 多系統并存,缺乏聯動:沒有統一的管理平臺,無法形成有效的互動。
基于設備管理的現在,智能運維也開始形成了自己的發展趨勢,大體上來說,可分為三個階段推進:
1. 設備臺賬信息化:建立設備臺賬庫、資產庫、資料庫,所有的設備信息實現電子化管理;
2. 設備動態數據聯網:實現設備運行數據、能耗數據、報警數據的實時監測,并將數據傳送至統一平臺,為設備管理作支持;
3. 智慧運維:故障報警實時在線推送、設備運維大數據分析、故障預測、節能運維,通過運維大數據的支撐,形成設備監控-故障管理-運行維護閉環管理。
從設備智能運維的功能上來看,可分為設備靜態管理、動態管理、服務管理、備品備件管理:

智能運維管理是一種新的設備管理模式,我們可以通過智能運維,達到以下目的:
1. 提前發現問題,將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
2. 實現設備運維管理標準化;
3. 大數據積累,為設備管理作決策支持;
4. 設備遠程監控與診斷,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5. 節能降耗減排,通過智慧的管理方法,使運維部門成為收益部門;
6. 為智能制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