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制造裝配設備已經都做到了自帶防錯裝置,以達到無法制造缺陷或無法通過或接受缺陷的目的,但因為在日常的生產中缺少防錯裝置的驗證,經常使防錯裝置無法達到預期的功能。
如:攝像頭組裝工序通過自動鎖付機將鏡片組件與底座裝配到一起,該設備包括了防止不合格品傳輸的防錯裝置,即在實現裝配功能外還可自動檢測每個攝像頭裝配的扭力是否符合規(guī)格要求,并將扭力良品和不良品區(qū)分。但一次在分揀的合格品托盤中發(fā)現了扭力不合格品,說明該設備的防錯裝置出現了失效的情況。
防錯裝置可能會出現失效、磨損、移位或超出范圍等情況,這些都會使防錯裝置不能達到預期的功能,所以有必要在日常生產中進行防錯裝置的驗證。
如何進行防錯裝置的驗證呢?
可以使用標準件(已知好/壞的零件)通過防錯裝置,檢查防錯裝置的功能是否有效;也可以模擬失效操作,檢查防錯裝置的功能是否有效。
何時進行防錯裝置的驗證?由誰來完成呢?
可以在開班前或在生產過程中(驗證頻次),由生產線或設備的作業(yè)員或班長實施防錯驗證。
如何制定防錯裝置失效的反映計劃呢?
當防錯裝置失效時,通知責任人員;排查、隔離可疑產品進行100%全檢;當防錯裝置失效或不能使用時,啟動“備選方案”或“臨時控制措施”,如:更換設備、100%全檢等。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chuàng)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fā)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