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系統地開展制造企業設備管理活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浴缸曲線”這個概念。
在管理由許多不同零部件組成的復雜設備系統過程中,設備在從投入到報廢為止的整個壽命周期內,其可靠性的變化呈現一定的規律。如果取故障率作為設備的可靠性特征值 ,它是以使用時間為橫坐標,以失效率為縱坐標的一條曲線,稱為典型故障曲線。因該曲線兩頭高,中間低,有些像浴缸,所以又稱為“浴缸曲線”。

設備管理的浴缸曲線
實踐證明大多數設備的故障率是時間的函數,曲線的形狀呈兩頭高,中間低,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早期故障期,偶發故障期,嚴重故障期。
第一階段為早期故障期(Infant Mortality):它是指新設備(或大修好的設備)的安裝調試過程至移交生產試用階段。由于設計、制造中的缺陷,零部件加工質量及操作工人尚未全部熟練掌握等原因,致使這一階段故障較多,問題充分暴露。隨著調試、排除故障的進行,設備運轉逐漸正常,故障發生率逐步下降。
第二階段是偶發故障期,也稱隨機失效期(Random Failures):這時設備各運動件已進入正常磨損階段,操作工人已逐步掌握了設備的性能、原理和調整的特點,故障明顯減少,設備進入正常運行階段。在這階段所發生的故障,一般是由于設備維護不當、使用不當、工作條件(負荷、溫度、環境的)劣化等原因。
第三階段是劣化故障期(Wearout):也稱損耗故障期。設備隨著使用時間延長,各部分機件因磨損、腐蝕、疲勞、材料老化等逐漸加劇而失效,致使設備故障增多,生產效能下降,為排除故障所需時間和排除故障的難度都逐漸增加,維修費用上升。這時應采取不同形式的檢修,或進行技術改造,才能恢復生產效能。
開展系統全面、專業有效的TPM設備管理活動對浴缸曲線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前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設備在磨合期的故障。通過自主維護和計劃維護活動的切實推進,可以幫助企業逐步實現設備正常使用期間的零故障管理目標,進而極大地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周期,實現設備投資效率的最大化。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