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是萬惡之源,庫存過多,占用場地和資金,更嚴重的是它掩蓋了很多生產運營中的問題。尤其是一大堆難以消化的呆滯料,用沒地方用,扔不舍得扔,賣又賣不了幾個錢,放久了又銹損腐蝕,不知如何是好。
一、什么是呆滯物料?
呆滯就是不流動,物料呆滯多久才是呆滯?可謂標準不同,說法各異,有的把物料的最后異動日至盤查時,其時間間隔超過180天者,稱為呆滯物料。有的說超過3個月不流動就算呆滯,也有的說超過1年不流動才算呆滯。總之,物料存量過多,耗用量極少,而庫存周轉率極低的物料就是呆滯物料。每個公司劃分標準不同,例如公司就可以規定:對質量(規格、材質)不符合標準的原材料、外購件及外協件,存儲超過1個月,已無使用機會,或雖有使用機會但用料極少的;對良好狀態的原材料、外購件及外協件,存儲超過2個月,在以后的生產中沒有機會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對成品、半成品,凡因質量不符合標準、在制或制成后客戶取消訂單、過多庫存等因素影響,儲存超過半年以上的,都算作呆滯物料。

二、呆滯物料產生的的原因
呆滯物料產成的原因是很復雜的,我們可以聯想到自己家里長期擱置不用的物品,當初它是怎么產生的,是不是有很多原因呢?產生呆滯物料的原因總的可以分為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外部原因比如客戶更改或取消訂單,供應商送貨質量問題,客戶退貨等,內部問題就是工廠自身問題,主要有工程變更,過量采購或錯誤采購,試驗或生產材料剩余等。有時,產生呆滯物料不能簡單地劃清是外部還是內部原因,很可能先是一種原因,又導致的另一種原因才最終產生的呆滯。呆滯物料產生的原因,是我們采取相應措施的依據。我們各個部門都應該在呆滯料的處理中擔任各自的任務。
三、各部門在處理呆滯料中的任務
1、資材倉庫:負責對呆滯物料進行統計。
2、品質部:針對資材倉庫統計的呆滯物料進行質量的檢驗和處理。
3、資材PMC部:負責核對是否有現有的訂單可以使用的,有的話由資材PMC將其納入訂單物料,并不再申購。
4、資材采購部:負責聯絡供應商看能不能退換料,低價將其賣出或了解是否有其他的處理方案。
5、技術中心:評估現有的呆滯物料能不能代用,可以的話出具代用的方案。
6、生產部:對技術中心出具的呆滯物料代用方案執行。
7、市場營銷中心:將公司的呆滯成品推銷給客戶。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