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某一目的較難達成,一時又想不出較好的方法,或當某一結果令人失望,卻又找不到根本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應用品管新七大手法之一的系統圖,通過系統圖,你一定會豁然開朗,原來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找不到原因的問題找到了原因之所在。系統圖就是為了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以[目的——方法]或[結果—原因]層層展開分析,以尋找最恰當的方法和最根本的原因。
系統圖目前在企業界被廣泛應用。
系統圖(也稱樹圖)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對策型系統圖,另一種是原因型系統圖。
1.對策型系統圖:
以[目的—方法]方式展開,例如問題是“如何提升品質”,則開始發問“如何達成此目的,方法有哪些?”經研究發現有——推行零缺點運動、推行品質績效獎勵制度等。
(以上為一次方法);“推行零缺點運動有哪些方法?”(二次方法);后續同樣就每項二次方法換成目的,展開成三次方法,最后建立對策系統圖。
2.原因型系統圖:
以[結果—原因]方式展開,例如問題是“為何品質降低?”則開始發問“為何形成此結果,原因有哪些?”經研究發現原因是——人力不足、新進人員多等(以上為一次原因);接著以“人力不足、新進人員多”等為結果,分別追問“為何形成此結果,原因有哪些?”其中“人力不足”的原因有——招聘困難,人員素質不夠等(二次原因);后續同樣就每項二次原因展開成三次原因等,最后建立原因型系統圖。
在企業管理中或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都會碰到一些復雜的事情,這些復雜的事情可以透過系統圖得到分析并解決。
系統圖一般在以下情況下使用:新產品研制過程中設計質量的展開;
1.制訂質量保證計劃,對質量活動進行展開;
2.可當作因果圖使用;
3.目標、方針、實施事項的展開;
4.任何重大問題解決的展開;
5.明確部門職能、管理職能;
6.對解決企業有關質量、成本、交貨期等問題的創意進行展開。
在應用系統圖時,應注意的事項:
1.下級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應具體規定,并且提出實施對策和行動計劃;
2.針對改善對策需要進行有效評估,確保改善對策的有效性。?
1.對較為復雜一些,或涉及面較廣的項目或目標,效果更易突出,很容易對事項進行展開。
2.協調、歸納、統一成員的各種意見,把問題看得更全面,方法和工具可能選得更恰當有效。
3.容易整理、觀看時簡潔、直觀、明了。?
系統圖目前在企業內被廣泛運用的圖法,其制作步驟有以下九項:
1.組成制作小組,選擇有相同經驗或知識的人員。
2.決定主題:將希望解決的問題或想達成的目標,以粗體字寫在卡片上,必要的時候,以簡結精練的文句來表示,但要讓相關的人能夠了解句中的含意。
3.記入所設定目標的限制條件,如此可使問題更明朗,而對策也更能依循此條件找出來,此限制條件可依據人、事、時、地、物、費用、方法等分開表示。
4.第一次展開,討論出達成目的方法,將其可能的方法寫在卡片上,此方法如同對策型因果圖中的大要因。
5.第二次展開,把第一次展開所討論出來的方法當作目的,為了達成目的,在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呢?討論后,將它寫在卡片上,這些方法則稱之為第二次方法展開。
6.以同樣的要領,將第二次方法當成目的,展開第三次方法,如此不斷地往下展開,直到大家認為可以具體展開行動,而且可以在日常管理活動中加以考核。
7.制作實施方法的評價表,經過全體人員討論同意后,將最后一次展開的各種方法依其重要性、可行性、急迫性、經濟性進行評價,評價結果最好用分數表示。
8.將卡片與評價表貼在白板上,經過一段時間(1小時或1天)后,再集合小組成員檢查一次,看是否有遺漏或需要修正?
9.系統圖制作完畢后,須填入完成的年、月、日、地點、小組成員及其他必要的事項。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