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這不是硬件和資金和方面的準備。
? ? ? ? ? ? ? ? ? ? ? ?
這里可以肯定的說,推行精益生產對這些幾乎沒有任何硬性要求。
確確實實需要認真準備的是:認知,決心和信念,知識和人才。
從企業負責人(這里指真正的負責人)和個人兩方面來說這個問題。
? ? ? ? ? ? ? ? ? ? ? ?
首先從企業負責人的角度來看。
? ? ? ? ? ? ? ? ? ?
01、掌握精益生產的精髓
也就是對精益生產有真正的,正確的認知。包括精益生產方式,運行模式,對組織的沖擊,可能的震動,而不能只是盲目樂觀于潛在的收益(雖然這是肯定的)以及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技術。
因為,只有在真正理解了精益生產,你才能一直保持自己前進的方向。做精益生產,不是商業投機,這需要數年,十數年,數十年持續的專注和努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戲法。精益生產在上世紀50年代末就已經在豐田內部自成體系。
? ? ? ? ? ? ? ? ? ? ? ?
而至今仍被奉為精益界的圣經的兩本書——《改變的世界的機器》以及《精益思想》,也早在1990年和1994年就已經出版發行,精益這把火已經燒了好幾十年,為什么還有這么多工廠淺嘗輒止或數過其門而不入呢?
? ? ? ? ? ? ? ? ? ? ? ?
主要就是因為企業負責人對精益生產缺乏真正的認識。
精益生產方式要求把企業的每一位員工放在平等的地位;將員工看作企業的合伙人,而不是可以隨意替換的零件;鼓勵員工參與決策,為員工發揮才能創造機會;尊重員工的建議和意見,注重上下級的交流和溝通;領導人員和操作人員彼此尊重,信任。員工在這樣的企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完成和改善工作。本質上,精益生產的成功跟任何其他事物的成功沒有什么不同,就是:
? ? ? ? ? ? ? ? ? ? ? ?
1、堅持
2、按精益的方式改善
3、堅持按精益的方式改善
? ? ? ? ? ? ? ? ? ? ? ?
這話說說容易,做到是很難的。就像毅力一直都是一種稀缺品質一樣。
? ? ? ? ? ? ? ? ? ? ? ?
而如果離開了對精益生產的正確認知,那堅持是萬萬不會發生的,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堅持的。
? ? ? ? ? ? ? ? ? ? ? ?
而至關重要的一點是,這個認知必須是企業負責人必須自身具有,完全不能授權,其他任何人都無法代勞。
? ? ? ? ? ? ? ? ? ? ? ?
這一點很像ISO9000標準中的7大原則的第二條——領導作用。
? ? ? ? ? ? ? ? ? ? ? ?
但較之ISO9000體系領導作用只能屈居第二不同,在精益生產中這可是不折不扣的首要原則,并且更為不同的是,質量管理體系中的“領導作用”可以徒有其名,經常摸魚,因為質量管理體系雖然離開了領導作用也無法發揮其實際效應,好歹還可以保有一套“框架”,雖然只是一幅虛有其表的空架子(很多運行質量管理體系的企業都是如此)。
? ? ? ? ? ? ? ? ? ? ? ?
但在精益生產中,離開了領導作用,那是完全無法開頭,搭架子的可能都沒有,拆臺的人倒會很多。搞質量管理體系還可能玩些虛頭八腦的東西,搞精益生產完全沒有這個可能。
? ? ? ? ? ? ? ? ? ? ? ?
決心選擇精益的企業,負責人事實上本身一定要成為一個精益生產的專家,他(她)可以不是精益實踐方面的專家,但一定要是精益思想方面的專家。而這需要相當的時間來學習和領悟,純粹通過幾堂培訓課就說自己洞悉精益思想的事情,大概率是不存在的。
? ? ? ? ? ? ? ? ? ? ? ?
正確的認知非常重要,因為這會直接決定后續所有的活動。
? ? ? ? ? ? ? ? ? ? ? ?
后面的行動,包括制定精益路線,選擇變革代理人,構建精益組織等,生存還是毀滅,全在一念之間。
? ? ? ? ? ? ? ? ? ? ? ?
我所經歷的過的企業,事實上成功實施精益生產的企業極為稀少!關鍵點就在于此。
02、決心和信念
有了正確的認知之后,決心和信念就很重要。
這種決心和信念主要體現在對精益方式的堅持和對精益生產帶來的遠景的支持。
可以肯定的是,用精益方式來解讀傳統的生產方式,傳統的生產方式幾乎一無是處。
反過來說,用傳動生產的框架來解讀精益生產方式,那精益生產就是喪心病狂。
需要明確的是,這兩種方式無法共存(這種共存指針對同一個產品線或同一個生產區域)。
當決定帶入精益生產模式來代替傳統的生產模式時,就需要清晰的預見到這種沖突有多激烈。帶給你的現有組織的震蕩可能都時史無前例的。
事前的培訓和通氣會有些作用,但在實際的推行之中,在開始之際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太多的或明或暗的抱怨,抵制是一定會此起彼伏的。
這時負責人的決心和信念,以及由此而生的果敢,就變得非常重要。
歷史數據告訴我們,精益模式的導入在初期通常會導致10-15%原有管理團隊的流失,這是必然的。沒有一往無前的決心和堅持到底的信念,很容易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03、找到對的人
如果企業負責人是精益方面的專家,自己擔當精益代理人也是可以的,前提是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來領導這場戰役。
反之,你就需要一些具體的人來協助你的工作。
通常在這種時候,會有你知道的,或不知道的各種各樣的人找上門來,向你伸出熱情的雙手。這時,你需要保持相當的謹慎。
? ? ? ? ? ? ? ? ? ? ? ?
這其中,有些人非常優秀,但更多的(個人看法)只是一些脫離實際的人,跟精益思想的根源并沒有什么聯系。有人講課是一把好手,但對你的現狀除了照本宣科之外,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有人擅長采取唐突的出擊來在短期內來變戲法,卻沒有興趣與你腳踏實地來一起工作,這些人也不能給你帶來真正的幫助。
那些動輒展示漂亮的PPT,各類圖表的人,你一定要離他們遠點。
而那種精益思想深入骨髓而又愿意腳踏實地的人,精通各類精益技術,同時又熟知生產和質量的人,才是你真正需要的財富。
?
04、生活模式而不是項目模式
? ? ? ? ? ? ? ? ? ? ? ?
精益生產只又變成一個企業的日常行為,這種模式才會帶來的真正的意義和效應。
否則,只能是一個更大的混亂和動蕩。
很多時候,人們不明白的是,精益生產模式比傳統生產模式脆弱多了,需要更高的注意力來維持。
精益生產不是一個項目,沒有截止期(雖然每一個具體活動會有明確的截止期)。
這個觀念非常重要,一日精益,終生精益,除非你不玩了。
然后從個人(精益實施者)的角度來看。
看負責人對精益理解的理解,以及其決心和信念。
如前所述,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這一點不成立,請謹慎選擇。
? ? ? ? ? ? ? ? ? ? ? ?
當然,這里指的是你想真正在精益方面成就一番事業,如果只是想在商言商,那當我沒有說過。
當你決意想成為一個公司或企業在精益方面的掌門人時,請一定想清楚這一點。雖然聽起來讓人喪氣,但客觀的說,去一家公司獨立擔當精益部門,非常大的概率不會成功。
因為如果這是一家成功的精益企業,通常組織并不需要到外面尋找這類的人員。如果不是,要么從未開始,要么開始得并不成功,這時候,就是需要度量的時候。
所以,精益從業者一定要有覺察負責人知識,決心和信念的能力。要支持和延續操作系統的運作,必須做好管理基礎系統建設。管理基礎系統建設包括管理架構、流程與系統機制。我們知道,管理工具的實施和運行需要完整的管理機制和運行流程,只有在完善機制管控下,各項工作才能順利的開展。因此,機制的建立是精益變革的籌備工作。
05、精益思想深入骨髓
? ? ? ? ? ? ? ? ? ? ? ?
精益生產最重要的不是技術,如看板,標準化,平準化等。
最重要的的其基本思想的有效運用。
就如武術中最不重要的是套路,最重要的是師父們耳提面授的不傳心法。
知識了解有幾個層次,知道,了解,掌握,熟練應用。要讓精益生產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要做到精益思想在各種具體生產層面的熟練應用。
無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大致就是這個意思,雖然有點玄乎。
精益生產是一個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是一個思想變革。要改變人的思想,必須要在項目啟動前,精于籌備,為項目的運行創造環境,平臺和保障。首先,一定要與高層達成共識,建立共同的目標和保障目標實現的機制;其次要選擇合理的管理工具,方法作為項目運行的基礎;第三,要對人才培養和培訓,讓他們在學習中改變,學習中成長,才能最終在整個變革的過程中實現思想的轉變。
06、熟悉必要的技術
雖然說技術不是最重要的,但還是要點技術的,否則,一下子也耍不開。
? ? ? ? ? ? ? ? ? ? ? ?
何況,所有的技術都傳承已久,可以拿來就用。
另外,除了必要的精益技術,對質量,生產工藝,生產現場的方面的知識也是多多益善。
象我本人,因為在工藝,工裝設備,質量管理,生產管理方面都有涉獵,所以最終來做精益時就會游刃有余很多。
07、很強的實際動手能力
? ? ? ? ? ? ? ? ? ? ? ?
精益生產不是做PPT,不是做培訓,也不是制作各類報表。
需要的是實實在在在現場帶領大家親歷親為。
居廟堂之高的人是無法帶領大家成功的實施精益生產的。
08、獲得足夠的授權
精益生產方式要求把企業的每一位員工放在平等的地位;將員工看作企業的合伙人,而不是可以隨意替換的零件;鼓勵員工參與決策,為員工發揮才能創造機會;尊重員工的建議和意見,注重上下級的交流和溝通;領導人員和操作人員彼此尊重,信任。員工在這樣的企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完成和改善工作。這一點非常重要,當你帶領大家實施精益時,閉著眼睛也能看到的是,反對你的人多了,你算老幾。所以你需要有殺伐果決的魄力和能力。
宣傳造勢可以讓每個人感覺到精益生產的運行是舉足輕重的,是不一般的,從而引起大家的重視;同時,宣傳可以表揚先進事跡和光榮個人,對全員參與起著巨大的激勵作用。
精益生產的籌備工作是艱辛的,需要涉及到高層,中層和宣傳到每一個員工,需要牽涉到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制造部和其他職能部門等。籌備的范圍是普及到企業的每個角落,并且籌備工作也是極其重要的,只有在精于籌備的情況下,才能為精益生產的順利推行打下基礎,為精益生產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