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的終極奧義其實就是基于績效和風險的標準化,但是我們很難去量化6S所帶來直接利益,所以我們的6S進行的不徹底。
舉個例子,譬如防護手套沒有放在指定的位置上時,我們在通過6S對員工進行要求的時候會說“這里不符合6S的規(guī)定或不符合某項要求”,但我們不能解釋為什么不符合。員工因為在這里工作和生活,必須得去執(zhí)行我們所規(guī)定的管理規(guī)定或要求。但是如果沒有解釋的通這個道理,那么他一定會認為他是被迫接受這些規(guī)定的,在沒有形成習慣之前,一旦沒有了監(jiān)督或束縛,他勢必會想放哪就放哪。
整理要求我們將物品進行區(qū)分,有用的,無用的,經常要用的,偶爾要用的,很少用的,可能有用的等等。這一操作本身并沒有太大意義,主要是為后一步整頓做準備工作;
整頓要求把留下來的必要物品依規(guī)定位置擺放,并放置整齊加以標識。其主要是基于效率和安全的考慮,所以物品放置的位置,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要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
譬如手套放置的位置。我放在架子上,我拿過來要1分鐘時間,如果沒有標示清楚,我還要找一下,可能又會花費1分鐘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在反應個1分鐘,那這就3分鐘時間了。如果我放在工位旁邊則省去這三分鐘時間,那我就又可以多生產3分鐘的產品,那么6S的價值就是你在節(jié)省的這段時間內所生產產品的增值。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位置和標示,主要是為了效率和安全的考慮,那么有人會說我每天那么多東西要用,勢必有些東西要放到其他不方便的地方,這就要考慮到前面的整理,再結合該工具所產生的價值,做一份價值排序的表單,什么東西該放哪里,則一目了然。
如果說整理整頓好解釋和好理解,那么對于清掃和清潔來說則更加難以解釋的透徹。
清掃(SEISO)的要求是將工作場所內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方清掃干凈,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為了穩(wěn)定品質和減少工業(yè)傷害。但你總不能說我一天不打掃衛(wèi)生,我的品質就不穩(wěn)定了,我一周不保持地面干凈,就會有工業(yè)傷害發(fā)生吧。所以針對清掃清潔我們要宏觀的去看待,清掃本身不產生任何直接價值,甚至還會造成費用,清潔也是一樣。
但是其作用毋庸置疑是巨大的,舉例說明:我們一段時間不洗手,沒什么問題,我們一段時間不保持手處于干凈的狀態(tài),可能也沒什么問題,但是你這一段時間不洗手,首先會有細菌或其他的東西在你的手上積累,滋生和發(fā)生變異轉化成其他細菌,那么在這段時間內,你可能就會有生病的風險。那我們要求在餐前餐后,手弄臟了的時候,以及重要場合前我們都要洗手,這是因為在這些時刻你的手上積累和滋生細菌的風險最大,另外我們會根據(jù)我們的自身習慣和工作要求,我們能夠知道我們的手大概經歷多久就會臟,所以會需要在變臟之前洗手,但通常我們洗手的頻次要遠大于能夠保持手潔凈的這個時間。這也就是我們清掃的主要依據(jù),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所產生的費用其實是遠大于我們的需求的。

解釋了清掃,清潔也就好解釋了,那就是為了避免在“餐前餐后,手弄臟了的時候,以及重要場合前我們都要洗手”這些時刻產生更多的費用,所以我們要盡可能的延長清掃的周期。
素養(yǎng),素養(yǎng)是一個在清潔的基礎上放大了的詞匯,其放大主要表現(xiàn)在內容的更多元,就是不僅僅是要求環(huán)境衛(wèi)生方面,還包括了工作習慣,生活習慣,精神衛(wèi)生等等很多方面。
安全,這里的安全其實是獨立于前面的5S的,更強調基于風險的考慮。
文章來自網(wǎng)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tǒng)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電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