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是企業重構建價值流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下一個價值循環活動的第一個環節。轉化,就是將企業戰略變革、重構建價值流前五個環節的能量聚集,在市場上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在“六化”價值流中,轉化最具革命性,是戰略與戰術的過渡區。
?
轉化革命性地突破了一個禁區——重構建規劃與重構建實施過程中的脫節,使重構建成為一種具有結果的行為。對于企業核心競爭力,北京大學的張維迎教授做過界定,認為它:“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流不掉”。
?
工業化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體現在產品、技術、人才、品牌或者是管理上;互聯網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則反映在流量、粉絲、爆品和大數據中。
?
戰略變革、重構建轉化成為競爭力的因素。對內包括:哲學、文化、信息、技術研發、資本、人力資源、盈利模式、資源配置、內容、知識管理、互聯網+、平臺、生態等。對外包括:競爭、并購、廣告宣傳、營銷、通路、服務、聯盟、商品(服務)增值、品牌、流量、粉絲等。

如何讓戰略變革、重構建轉化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根據我們的實踐,主要有四個方面。
?
第一,以哲學去催發。
?
在互聯網社會大環境下,內容為王、價值為先成為大勢。然而一般的內容、一般的產品價值已經成為社會疲態,已經失去市場優勢。在新的商業競爭下,要想創造出有內容、有價值的信息和產品,必須要有強烈的創新思維引導。
?
一個企業的創新思維,不是平白無故就會出來的,它需要經營哲學的引導、培育和催發。唯有崇尚創新,尋找企業原動力覺醒的企業,才能長久持續創造出為社會為客戶熱捧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具有“無窮大”的創造力。未來的競爭,是信念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是創造價值能力的競爭。
?
第二,在趨勢中創造。
?
趨勢就是優勢,在趨勢中才能找到并創造出企業核心競爭力。如今網絡手機化是趨勢,渠道網絡化是趨勢,服務便利化是趨勢,一體多能是趨勢,媒體電子化全民化是趨勢,城鎮化是趨勢,農場主是趨勢,居民是趨勢,隨時旅游是趨勢,汽車生活是趨勢,區塊鏈是趨勢,人工智能是趨勢。
?
反過來,PC是反趨勢,批發分銷是反趨勢,“巷子深”是反趨勢,紙媒是反趨勢,“一畝三分田”是反趨勢,農民臨時工是反趨勢,限購是反趨勢。趨勢來了,就要抓住。“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核心競爭力就這樣在趨勢中產生。
?
第三,從優勢上突破。
?
工業經濟時代,資產、資本、關系是最大的優勢資源,然而,在互聯網時代,這一切已經變得不是那么重要,很多的模式從一無所有憑空而起。阿里巴巴如此,百度如此,小米也如此。
?
微信公眾賬號中的“羅輯思維”,憑借到處收羅的微信內容推送,就積累了號稱200萬的粉絲,為各大傳統媒體羨慕,靠的就是對公眾興趣的嗅覺,是對熱點搜索能力的挖掘。
?
每一個企業都有自身的優勢,也許我們沒有高樓大廈,也許我們沒有多少硬資產,也許我們沒有頂尖人才,也許我們沒有雄厚資金,但是我們的創業激情和市場斗志就是優勢,對行業多少年來的直覺、對用戶深層次需求的把握、對人性的匹配度適應,都是可以挖掘的優勢。探測到這個優勢,從這個優勢上突破,你就會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第四,靠執行力維護。
?
在高速變化的時代,速度,成為我們打造核心競爭力的一大有力武器。快,意味著走在前面,被別人模仿,從未被超越,慢,意味著隨時被超越。如何做到快,唯有強力執行。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電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