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做些什么來確保在TPM上的投資能得到回報呢?我們怎樣才能保證獲得所承諾的業務利益?
我們不能給你一根“魔杖”來確保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與你分享由日本工廠管理協會獎的獲勝企業的三個重要的活動,諸如,可口可樂飲料、松下,以及利樂。
你會注意到這三者的共同點:時間。全員生產維護,不是可以在一夜之間就能實現的東西。組織需要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有資格獲得一級獎項。
好的方面是,不需要那么長的時間去開始積累性能的好處。你越早開始支柱活動,你越會看到其中的差異,并且去改進基礎。

12步中的第1步叫做“管理宣言”,這可不是什么巧合。
高層管理團隊,必須首先了解他們的公司開始全員生產維護的原因。之后,他們必須向全體員工傳達他們的計劃。
認真利用全員生產維護來不斷提高業務表現的公司,將全員生產維護整合到現有的策略部署計劃中。事實上,這是12個步驟中的第4步的工作重點。
把全員生產維護看成一個雙管齊下的方法來支持:
-從客戶的需求中得出每日績效目標。
-由年度政策拓展目標。
-將全員生產維護作為短期或者長期目標的一系列額外的行動。
你可能已經經歷了這種情況。在自主維護(AM)方面,你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培訓生產員工。一旦完成生產計劃,生產團隊就會停下來,去開始自主維護工作。首先是,產出和質量方面的改善,以及計劃外停機時間的減少。自主維護是管用的!
在某個周五,計劃沒有達成,所以,生產繼續了,可能是是因為訂單增量,不常見的停機,或者停機時間太長。
我們發現,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全員生產維護的好處就會被遺忘,不惜一切代價做生產產量是優先考慮的問題。全員生產維護的活動隨會著時間的推移而停止,士氣下降,人員抵制新活動。
不要把全員生產維護當作活動的一系列的意外事件來對待,對它進行整合。尤其是,工具層面的目標使用,要防止故障重復發生,并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提升全員維護的能力。

工具需要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每周末的某些計劃,這在車間和會議室一樣適用。
在之前的博文中,我們知道全員生產維護的主要目標是“零損失”,這些損失可以以不同的程度發生在你所在企業的任何一個部門。
所以,為了根除每一項損失,需要不同部門的不同級別的人參與進來。
只有一部分人員參與進來時,我們才能一直發現損失,當然還有與之相關的費用。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公司總經理 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