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特點使產品的質量控制難度增加,為了保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條件下產品質量的穩步提高,需要建立詳盡的作業指導書、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 還需要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1. 建立詳盡的作業指導書和調試階段的標準作業程序
作業指導書應包括所需的數控程序、夾具編號、檢測手段以及所有要調整的參數。事先準備好作業指導書,可以充分考慮各種因素,通過編制和校對,集合多人的智慧和經驗,提高準確率和可行性。還可以有效的減少在線的換型時間,提高設備的使用率。
標準作業程序(SOP)應確定調試工作的每一執行步驟。按時間的先后順序來確定每一步該做什么,如何做。如:數控機床的換型,可按更換卡爪-調用程序--按程序所用刀號逐--核對-對刀--定位工件--設定零點--分步執行程序的順序將一系列散亂的工作統一按某一順序執行,避免遺漏。
同時,對于每一步驟,如何操作,如何檢驗也做出規定。如,更換卡爪后,如何檢測卡爪是否偏心等。可以看出調試標準作業程序是對調試工作的控制點操作的優化,這樣每位員工都可以按照程序的相關規定來做事,就不會出現大的失誤。即使出現失誤也可以很快地通過SOP加以檢查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
同時,由于SOP本身也是在實踐操作中不斷進行總結、優化和完善的產物,在這一過程中積累了許多人的共同智慧,因此相對比較優化,具有很好的可執行性,能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
2. 真正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
要把理論上的“預防為主,預防與把關相結合”的思想,轉變為“實實在在的”預防,這并不是說不再把關,而是將把關的職能再進一步,即把關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產品質量的把關,再進一步是過程質量的把關。要達到100%合格品,第一重要的不是對產品質量的檢驗,而是預先對生產過程的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