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提起或解釋精益管理的時候有很多誤區或想法,但把精益看作是豐田方式并歸結為改善支柱和尊重人兩點卻是極為正確的。同樣,精益思考可被視為對消除浪費的持續追求,其中零思考是精益管理的基本原則。
零思考是指拒絕接受一些所謂的“正?!笔录?,例如事故、庫存、缺陷或延期等。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必須將它們視為異常情況,并且團結一致、持續努力,爭取將其解決甚至徹底消除。我們可以從最容易入手的核心問題開始,然后運用流程管理升級到更加復雜的問題,從而一步步實現歸零思考。
我們認為,要實現零思考需遵循以下七個步驟:
1、零事故
安全第一不應當僅僅是口號,更應該是生活的方式。如果不以工作場所和工作人員為中心,不注重安全,精益管理的其他方面也都沒有公信力了。
2、零缺陷
這是一條比零事故更長的路。他需要我們早做準備,是長期的責任。首先是要從根本上轉變行為和態度,然后才可以談論問題解決和預防。沒有安全就沒有放心的工作場所,而沒有質量就沒有產品。
3、零延期
物料和信息的持續流動使人得以盡快完成工作。這樣也有利于在投入工作后得到更快的回報,以免勞而不得,也能更早的得到顧客的反饋。對于延期的疑問使我們不得不探究為什么會將事情擱置一邊,而不是盡快完成,然后連接并平衡整個流程從而使整個工作的平穩進行。很多時候,這些都是由計劃和信息流中的問題造成的。

4、零庫存
我們將庫存放在清單的中部,因為我們系統的查看物流和信息流時,希望兩者間為零庫存。降低庫存量會暴露從下訂單到交貨整個流程中隱藏的問題。簡而言之,如果不實施零庫存,就不能將所有的問題可視化。零思考是一種實用的哲學,是理想的不懈的追求。
5、零故障
我們可能認為故障只會發生在機器或設備上。事實上,我們要保護有價值的實物資產和硬件設施,這也包括關心員工。為了盈利,人力和機器要共同處理原料和信息。將零故障放在第五步,我們就可以優先預防故障,用來支持安全生產、消除缺陷、減少拖延和降低庫存。
6、零切換
最理想的生產過程是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生產所需要的產品。只有當沒有人為了追求規模效應才會避免在切換中的時間浪費。當我們設計設備和流程時,必須讓他們有可能實現零切換。(可以進行切換但是不會使丟失產能)

7、零浪費
你是否會吃驚我們把浪費放在了最后?既然我們以上已經直接列出了七種形式的浪費,如庫存,缺陷和延期等,我們還必須考慮更廣泛意義上的浪費。它們包括空間、能源、環境污染乃至對人才和人的學習和成功的潛能的浪費。
這些步驟彼此之間緊密的聯系,這一步的開始和結束即是下一步的開始。把他們當作一系列的平行活動來考慮,雖然起始點交錯在一起,但是他們的發展卻很長遠。有序的開始每一個步驟的目的有兩個:你不可能同時有效地關注7個區域,所以你需要知道從哪里開始,以及接下來將做什么。何時開展你的下一步(同時延續前一步的努力)對于不同的組織企業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下一步開始得太早,這時應該退回去半步,在繼續之前再夯實一下基礎。
人們常常認為對于倉庫和分銷業務來說,庫存是必須的?;蛘邔τ跊]有實物資產的純服務性機構來說,如精神病專家,零故障是不適用的,零思考七個步驟之所以這樣排列,是基于我們對制造流程的了解,所以也可能有別的排列順序。無論他們如何排列,我們都需要零思考,因為例如溫室氣體的零排放,垃圾的零填埋,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等眾多領域都需要我們的關注的。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