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們的老師介紹,豐田的運輸車采用的是隱形電路導航,人們只需要在地板上刷一條肉眼看不見的特殊顏料,這些車就會按預定路線往返。
而說到全面質量管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全員參與和持續改進。工人們會隨時根據自己的工作不斷提出小的改進意見,日積月累,使得生產線日臻完善。

比如,許多放工具的地方被設計成斜坡,這樣操作后隨手放下工具就會滾回原處,非常方便。
豐田公司整個流水線的組織也一改傳統計劃式生產,采用“拉式生產”方式進行組織,即供應鏈下游的客戶需要什么才生產什么,有效降低了庫存,節約了成本。
此外,“看板系統”使得豐田公司能和供應鏈上游的供應商實現實時供需信息溝通,從而實現了準時制生產,并最終通過大規模定制化,解決了流水線和個性化之間的矛盾。
豐田每條生產線末端的最終產品并非一種車型,而是各種車型隨機排列的。據說,這是根據訂單先后實現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的結果。
精益生產的理論介紹充斥網絡、精益生產的講座遍布全國。但是中國真正做好這方面的有幾家?我們始終相信任何好的管理理論或方法如果不與本企業實際相結合,都不會給本企業帶來幫助和改變。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到底應該從豐田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中學習什么?建議從三個方面學習:
一、學習流程規范、精準生產
優化完善作業流程應該成為企業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首要工作,沒有規范的做事方式,就不會有精益生產。
精準生產要求計劃準確周密,具備預測預判能力,對上下供應鏈要求做到及時供給、準時交貨,既要不良品為零,也要庫存為零。

二、學習不斷優化、持續改進
精益生產既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生產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企業管理和運營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生產方式,即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它同時又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
實施精益生產就是追求卓越,就是追求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為實現七個零的終極目標而不斷努力。所以我更愿意將精益生產稱之為完美的管理藝術。
三、學習和引進全面質量管理方法
所謂全面質量管理就是全員、全面、全方位進行質量管理。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在國有企業普遍推行,并且取得了顯著效果。
全面質量管理強調質量是生產出來而非檢驗出來的,由生產中的質量管理來保證最終質量。生產過程中對質量的檢驗與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進行。如首件三檢制、抽檢、巡檢等,保證及時發現質量問題。
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根據情況,可以立即停止生產,直至解決問題,從而保證不出現對不合格品的無效加工。產品質量零不良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總之,企業只有不斷優化,消除一切浪費,去掉生產環節中一切無用的東西,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崗位;持續改進,精簡產品開發設計、生產、管理中一切不產生附加值的工作,長此以往,任何企業都可以成為行業中的標桿企業。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