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要想實踐“精益轉型”,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是把精益理念和我們自己的文化掛鉤,不要把它當做是外來的家伙?!熬妗笔荓ean的中文翻譯,取其核心理念:精益求精,持續改善。但在精益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另外三個中國字更能具體總括其精華,這三個字是“守”、“破”、“離”。
“守”代表的是堅守承諾。首先是堅守對客戶的承諾,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提供正確的產品,以滿足顧客的需求。同等重要的,是堅守對員工安全與福祉的承諾。這些承諾的范圍包括:先進的產品或服務,產品與服務的質量,準時供貨,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等。要想堅守這些承諾,方法就是堅守標準作業。

標準作業是一套隨著工作經驗積累而與時并進,由一線員工主導的最佳工作方法。制定標準作業,第一步是固定當前的作業步驟,把它記錄下來,力求穩定。
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按照PDCA的法則加以改進,形成新的工作方法,并在認證可行后,將之確定為新一輪的標準作業,然后再進一步持續改善。
流程一旦獲得改善,必能在不同程度上幫助提升輸出的質量與生產效率,同時縮短產品或服務的交付時間。其結果是,無論在客戶滿意度或公司的運營效益方面,都會形成正面影響。
這些改善正是“破”,打破過去的傳統,創立新的作業標準。
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沒有一個標準可“守”,也就無所謂“破”。因為改善必須基于標準作業,沒有標準作業的改善是沒有根的,無從追溯。因此,“標準作業”與“改善”互為一體,就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分離不開。
當企業通過“守”和“破”累積了一定的功力和經驗后,一旦有機會投入新產品,建立新工廠,乃至創立新公司,就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跨“離”,另立門戶,再創新高。
一個很好的例子,豐田汽車公司經過70年的“守”和“破”,最近在計劃新廠時,并沒有仿照過去的工廠設計,反而設定了以下幾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目標:
● 新工廠的總投資額降低50%(與2008年對比);
● 工廠面積縮小25%,以利于節能減排;
● 工廠的建筑費用減少40%。
豐田并不缺錢,但是作為一個全球的社會公民,他們強調,消除浪費是每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好一個“更上一層樓”的跨“離”!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