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創造好工作的戰略
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在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是他們的責任。
但是,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工作”,而是“好工作”。我們的朋友Zeynep Ton給我們開出了一份好工作的處方。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好工作策略》一書的作者Ton從多個角度對工作做了分析。Ton教授從小在她的家鄉土耳其長大,有機會觀察到辛苦但體面的工廠工作。當她在美國的大學做研究的時候,經濟增長穩步從制造業轉移到服務業,她觀察到了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悲慘狀態,在嚴酷的商業戰略的壓力下,企業采用各種各樣的政策來雇用員工,這令她非常沮喪。但是,好消息是,Ton已經識別出了不少公司,比如Costco, Trader Joes, Mercadona,和豐田,他們在正確對待員工方面做得很好。她的著作有力地證明了企業如果善待員工的話,可以獲得很好的回報。
Ton在精益企業研究院做過好幾次演講,她認為好工作和精益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皩τ诠緛碚f,好工作是卓越運營和TPS的先決條件,你需要擁有它?!彼f,“同時,卓越運營是好工作的先決條件。這兩者是相互依賴的---它們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她的書提供了詳細的、具體的證據表明好工作并不是簡單的“有了很好”,好工作的方法是一個具體的策略,用她的話說,它是一個組合,涉及到公司對員工的投資、與公司的產品為中心有關的特定的經營決策,工作標準化與員工賦權的平衡,以及員工為持續改進作貢獻的形式。當她描述了一份好工作的這些特點時,她笑著問:“這對精益思想家來說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精益思想,起源于豐田生產系統,對工作有過很多詮釋,當然,先從解決這個問題開始:什么是“工作”?
工作由三方面組成,三個維度一起組成比它們的總和更大的東西:1)需要完成的工作,2)一段關系,以及3)具體的文件化的機制,能讓人投入到他們的工作和他們所從事的任務。這些組成部分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或整體工作環境,這些決策來自于構成三個維度的許多決策。一份好的工作要從好的任務開始。我們來深入討論一下。
工作的基礎
一份工作是由最基本的精益問題(首要關注的是價值)構成的:工作內容。創造價值的工作是什么?精益思想,起源于豐田生產模式,對工作有過很多詮釋,但是,不幸的是,隨著精益思想從毫不起眼的工廠一線不斷上升到各行各業的前沿,對工作的關注經常迷失在變更管理理論、戰略舉措、領導力提升等項目的迷霧中。簡而言之:在任何組織中,我們每天都聚集在一起,只有一個目的:做這項工作。提起柵欄,拉駁船,處理發票,收購公司,賣小器具,擦洗心臟瓣膜,這些都是工作內容。
工作派。工作本身有三個部分,任何試圖理解它的嘗試都必須從這里開始:增值的工作,不增值的工作和浪費。
關系
一旦在雇主和被雇傭者之間達成協議,一項任務變成了一份工作(不管是否在工作被定義以后或之前)。比如我有樹木需要修剪,而你是一個想賺錢的少年。我出價40美元,我們同意的是幾個小時的工作。我們同意你在這個星期天做這項工作,我今天先預付你10美元,其余的錢在我檢查工作滿意后再支付。
或者,我有一家公司,我發布了一個職位,每小時報酬20美元,每周工作40個小時,每月20天,每年240天。周末和假期休息,加上xx天帶薪假期。如果我們在美國,那么從上世紀30年代起,我們可能需要簽署了一份法律上的“合同”,通過協議條款將我們捆綁在一起。
無論是正式的大寫合同還是非正式的基于握手的相互理解的兩方之間---雇主和雇傭關系---的小寫合同是構成工作的第二部分。這是一個關系。
不久以前,在美國,雇主和雇員之間的合同(正式或非正式)是更廣泛的社會契約的一部分,它是更大社會有效運作的機制。隨著社會契約的出現,就業關系的持續侵蝕導致了社會的巨大群體在沒有安全網的情況下掙扎,無法確保提供基本的人類需求。在最近的幾十年里,有一個觀點得到了廣泛的支持,那就是當公司隨心所欲地追逐高額利潤的最新的潮流時,工人們可以隨時重新培訓自己。畢竟,如果技術和客戶需求結合,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很多工廠,我們就不能僅僅為了運營工廠而讓人們忙著運營工廠。但是,認為一個50歲的老技工只要重新自學就能成為一名軟件工程師,這簡直是太天真了。
因此,社會契約和商業現實有時會發生沖突。往往有一方會輸。如果有輸家,通常是工人這一方。值得注意的是,豐田為了減輕痛苦或避免失業,已經一次又一次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以前,人們通常會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些陳詞濫調在當代語言中聽起來很老套。但即使是在今天,它依然是雇主與員工工作關系的基礎。的確,一天的工作是什么?
一天的工作是時間的問題,一個如何使用八個小時的問題嗎?八個小時做什么呢?呆在現場就可以嗎?大多數人會說不,這意味著需要8個小時來完成一些任務或一組任務。那么,我們是否就工作時間(8小時)或工作完成的時間達成一致了呢?
這是有趣的地方。八個小時里,你花了多少時間在“工作”上?如果“工作”是一個時間問題,那么整個8小時就是“工作”。但是,如果“工作”需要花費精力去完成任務,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此,這就是構成工作的兩個基本部分---工作和契約---交叉。(我們將看到它們在生態系統的形成過程中再次相交。)
時間不等于工作,動作不等于工作
那些令人討厭的打卡鐘,被工人們詛咒成一個虛擬的鐵鏈,把他們像奴隸一樣釘在自己的工作站上,這只保證了工作被完成的可能,它從來沒有保證過它會被完成,而且肯定不會以正確的方式完成。所以,主管和經理們(他們自己只是不同階層的員工)緊緊抓住最容易看到的東西---他們追求移動。讓每一個人和每件事---每一個人和每一臺機器---運轉。讓設備嗡嗡作響。像一臺大機器,電影里的查理?卓別林,等等。
是時候用工作派來代替打卡鐘了。
這是一種“標準化”的工作,但卻完全吸引了整個人、腳和手、頭和心臟。這就是Ton教授在一些(太少的)公司所看到的,在過去的20到30年里,我們在精益社區里看到的公司。但是,到目前為止這樣的公司數量仍然太少,而且遠遠不夠。其中一個因素是:集成的各個子系統可以在實際完成工作的層次上(你猜)最好地整合。
生態系統和工作經驗
觀察你的工作,它是如何設計、執行和改進的---你將在那里找到你的文化。
組織文化是復雜的系統。而系統,或者說生態系統,我們知道它很難設計。選擇你最喜歡的組織系統理論家:埃德加?沙因,拉塞爾?阿克夫,愛德華茲?戴明,彼得?森格---他們都說系統動力學的本質是一樣的。系統很復雜,系統設計是一種愿望,它也是一門科學。
戴明寫道:“一個系統必須有一個目標。沒有目標,就不是系統。目標是一種價值判斷。加入一個組織就是加入一個目標,無論這個目標是好是壞。”我們為何不把通過為人們提供很好的工作,為客戶創造巨大價值作為我們的目標呢?讓我們來看看精益思想和Zeynep的好工作策略之間的深層聯系。
這遠不只是一個附加的授權項目。這是對工作本身的不同看法。我們希望模糊工作和工人、制造者和加工對象之間的區別。我們希望將員工的發展與工作的設計、工作和改進緊密結合起來。這就觸及了精益思想和實踐的核心:產品是制造它們的人員的職責;為了制造出好產品,企業為培養員工進行投資,就會得到回報。這適用于工廠工作、辦公室工作、服務工作、管理工作、知識工作。如果它可以發生在工廠的現場,它就會發生在任何地方。

歷時100年的工作創新
大多數的過程改進計劃,包括這么多的“精益項目”從來不會走這么遠。他們只解決了等式的技術層面,忽略了人性的一面。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能會用一些好的工業工程來進行科學管理。但是,沒有社會方面只有技術方面的精益實踐根本就不是精益。
其他的“精益項目”和組織發展計劃只涉及社會層面,“以人為本”的項目往往帶有復雜的參與和授權項目,許多人還會回到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tzberg)和埃爾頓?梅奧(Elton Mayo)的理論。但是,如上所述:在沒有技術層面的情況下,精益的社會層面一點也不精益。
我的觀察結果告訴我,2017年公司間缺乏平衡的情況是,在偏離社會方面與偏離技術方面的差距是均等的。你看到了什么?
要創造一份很好的工作,要比改進工作本身的技術層面有更多的事情。同樣的道理:創造一份很好的工作要比只關注社會層面有更多的事情。
實際設計工作。不要讓它演變。不下放到自由放任,天真地相信,因為“做這工作的人對它最了解…”你可以簡單地把它交給他們。要了解工作所需要的產出、任務、規范(質量、性能、其他)、步驟、順序、時間安排。要全身心投入進去。
傾向于社會層面。了解工作中個人的參與程度,也了解人際關系、信任程度、互動。把它想象成一個社會設計項目。
積極創造環境本身。環境、生態系統及其組成部分。要參與從A到B到Z的無止境的PDCA,把它想象成一個設計項目,一個需要你參與的非常復雜的問題。
并且認識到這些考慮并不是你的商業策略的附屬---它們是你如何創造你想要的未來的整體,是你未來的組成部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我們就能讓企業和經濟為我們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繁榮。
這里有一種方法可以看出它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我希望你把它打印出來,不停地擺弄它。你們公司的版本可能會有不同的重點在這里和那里,它當然應該有更多的差異性。我希望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實現所有這些必須是一個多部門的努力。HR:這是你提升的機會!(但是,不要嘗試獨自完成它!)
注意這是如何將精益轉換框架的幾個方面聯系起來的:你的基本思維基礎,你的工作設計和員工發展核心,以及你想要的領導行為(實際上是每個人的行為,而不僅僅是“領導者”和管理系統)。(并且永遠不要忘記把它和你的目標聯系在一起,你的問題需要解決,你的工作也要完成!)

想要更好的員工?做更好的老板
所以,工作設計的精益理念認為,創造一個偉大的工作經驗的技術/過程和社會/人員的方面同樣重要。精心設計的工作考慮到所有的社會和技術因素,以最及時的方式和合適的成本生產出正確的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績效不斷提高。善待員工,尊重他們,你可以期待他們做到最好。忽略社會或技術方面的因素,你會付出代價。把偉大的工作設計與做它的人的典范性對待結合起來,正如Zeynep Ton所說,你會收獲豐碩的回報。
我們想要更多的工作,但我們希望它們是好工作。好工作需要付出卓越的努力。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