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
無論是剛畢業,還是有著相當豐富工作經驗的IE來說,總是有著這么一個問題困擾著他,那就是——改善。如果把這個問題扔掉?那么IE存在的必要還在嗎?
問題來了,IE存在的意義在哪里?
IE在工廠里,唯一能凸顯其重要性,找到莫大成就感的唯有改善。
無論你是做個工廠布局,還是產線設計,或是產能評估等,但那也僅僅是可遇不可求,不是想要你就有的。
“改善永無止境”可以說讓IE的存在,有了名正言順,且底氣十足的不二真理。
就目前而言,IE在工廠的角色是以維護產線,確保產能為基本準繩,工時系統的更新為基本工作,只有改善才能讓一個IE找到真正的存在感。唯有改善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對于剛入職場的IE們,他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IE就是改善效率。但如何落地,他們也是苦惱萬分,能紙上談兵就算是不錯的了。畢竟書本上那些人的理論總結,是無法直接照搬去用的。
而對有相當工作經驗的IE來說,很多問題在他們眼里早已成為了朋友,哪里還能找到改善點,這種“審缺”疲勞早已讓他們把所有的非正??闯闪苏#蚴菬o奈。
改善永無止境,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其實,無論是剛入職場的IE,還是有相當工作經驗??梢詮摹澳玫闷鸱诺孟隆遍_始。
基礎工業工程這門課,可以說是IE在工作中經常需要翻閱的唯一一本教科書。
這本書里主要講述了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則是有方法研究和作業測定。
那么我們可以這么認為,IE就是研究工作(這里的工作主要指能看得見的動作,不包括腦力工作。)。
而好好研究這些工作,需要從兩方面來入手,先需要對現有的工作進行方法上面的研究,然后在找到合適正確的方法后,利用測量技術定下一個時間,這樣就完成了工作研究。
例如,要研究一個餐廳的洗碗工,那么就要對洗碗工的所有工作內容進行記錄分析,而這些工作內容基本上都是由一些動作組成(比如行走、拿、放、舉起、擦拭等),但如果用這些動作元素來分析的話,少則上千,多則上萬個動作元素,那么就把問題復雜化了。
所以,這時我們可以將這些動作組成一個個單元,比如分成放水、放洗滌劑、將碗放置水中等。而每一個單元中包含很多動作元素。我們把對動作單元分析的方法叫做流程程序分析。
流程分析主要是以物為研究對象,而動作分析、操作分析主要是指將人作為研究對象的分析。
通過這些分析方法制定出一個最佳方法,那么,方法研究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這時還沒完,需要用作業測定的方法對其最佳方法進行時間的測量。測量的方法主要介紹的如秒表測時間、標準資料法、預定時間法等。
研究出一個最佳的作業方法,依據這樣的作樣方法,用科學的測量方法衡量出標準時間,這個過程就是工作研究。
工作中大量的改善都需要用到以上所說的工作研究。如果只有最佳方法,卻沒有時間的約束,那么效率從何談起,如果控制這些最好的方法呢?
而最佳方法的最佳證明就是時間最短,所以這是互為因果的關系。這也證明了我之前的那篇文章中所說的“改善即硬件、硬件即標準”。
說了這么多,你應該知道我們的改善從哪里開始了吧?
是的,就是從工作研究開始。
基礎IE=工作研究,IE=改善,所以,改善=工作研究。
但工作研究又有那么多內容,又要從哪里開始呢?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我們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會有大量的動作,而這些動作中絕大部分都是什么?
對了,就是拿起和放下。
無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拿起碗,放下碗;拿起筷子放下筷子;拿起手機,放下手機......
工作中,拿起筆,放下筆;拿起杯子放下杯子.......
作業員們不斷的拿起零部件放下零部件.....
你知道我們一天中有多少拿起放下嗎?
我們大量的時間耗費在拿起和放下,難道他不值得我們研究嗎?
更重要的是,大量的拿起和放下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比如,他好拿嗎?——擺放不佳。 他在哪里——需要尋找........這些為了拿起的東西讓我們耗費大量額外時間。
那么,從現在開始,從拿起和放下開始改善吧!
無論你看到什么,思考他好拿嗎?好放嗎?然后改善他,讓他最好拿,最好放。
就像我們生活中,很多事情也要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游刃有余,不被困擾。
從現在開會,無論面對生活還是工作,請從“拿得起放得下”開始吧!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