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Gemba過程中,我們每天都有很多問題要處理。人們似乎并沒有從他們的經歷中吸取教訓。當人們無法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時,有什么方法可以教他們嗎?
總體而言,人們確實可以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但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例如,心理學中最強大的概念之一就是“習得性無助”。“當動物,或者人,處于一個他們無法控制的困境時,他們學會不再嘗試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變得焦慮沮喪,會陷入抑郁。這也是一種學習,但不是你想要的那種。
通過學習,我希望你的意思是調整他們的反應,以便更好地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與簡單地對情況作出反應相反,學會更好地作出反應需要意志和技巧的磨練。這與通常的假設---“重復一種情況或一種行為,人會自然地學習”---是完全不同的。
不只是重復
舉個例子,我的一個學生正在學習A3方法,以更好地完成他作為一個精益專員的本職工作。他的第一反應是將學習描述為:

我懷疑大多數人會同意他的觀點。
這種理念的缺陷在于它完全忽視了學習的渴望。在這個過程中,要真正產生學習,在“做”階段,學習者必須努力達到一個目標,而不是簡單地重復。
如果缺乏仔細的思考,我們就會假設重復會導致學習,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這樣。我們覺得,通過重復每天的通勤,我們不假思索就知道上班的路線---這是自動的。我們練習和重復的次數越多,熟練程度就越高,記憶也就越深刻,所以我們憑直覺就認為這就是“學習”。事實上,學習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讓我們來了解一個真正的學習情境。因為很容易陷入“他們不想學習的陷阱”,我將用一個我個人在學習上掙扎的例子。
我個人學習精益的方法是,想辦法將豐田生產模式(在廣義上)從豐田公司轉移到其他地方。這意味著我會努力嘗試:
(1)盡可能從豐田那里學到更多;
(2)在豐田之外試用它;
(3)分享結果,鼓勵辯論,這樣我們就能共同解決問題。
幾十年來(至少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豐田一直是能源績效和所有環保產品的領導者。豐田公司的愿景是:“我們通過對質量的承諾,不斷創新和對地球的尊重,我們的目標是超越預期,并收獲微笑作為回報。”
我在質量和創新方面工作了幾十年,但與我最初的設想相比,我在“尊重地球”方面做得怎么樣?不太好。正如你馬上就能看到的,我正面臨著三個學習問題:
把它當作一個挑戰:我們總是感覺自己太忙了,沒時間去做一些環保的事情---然后年復一年地推遲。還好在最近的幾年中,由于歌手凱利的幫助,我們開始有所行動。
開始學習做:精益和環保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練習精益,另外,學習環保,并嘗試把它們融合在一起---這不是在尋找特定的精益、環保技術和活動。
?在gemba中思考這個問題:盡管該公司有許多其他的直接問題要處理,并且看不到環保與“當下”問題有什么直接相關,但是仍然把它看作是相關的,并倡導精益和環保項目。
學習遠不止是養成一個新習慣。真正的學習有三個不同的挑戰:我們如何真正學習新東西?我們如何挑戰我們的習慣來應用這些新知識?當新知識與此相關時我們如何處理?
改變一個習慣,學會對情況做出更有效的反應,不是僅僅重復一種行為就能完成。習慣從來都不是這么“改變”的---它們仍然是難以磨滅的---但它們可以被抑制,被另一種行為所取代。盡管如此,初始反應,尤其是驚訝或疲倦時,會在很長時間成為最初的習慣。
刻意重復
真正的學習不會是簡單地重復---它需要刻意重復。在嘗試學習某樣東西之前,你必須想象一個理想的狀態,找到一個可以復制的例子,找出一些新的東西,并為之奮斗。從神經學上來說,當你感覺自己成功的時候,學習并沒有發生---它發生在掙扎中。正是當你的大腦感到茫然,或者你無助而又混亂地尋找答案時,新的連接就會在神經元層面上建立起來。
真正的學習也需要在不同的環境中反復嘗試同樣的東西。這就像是“正在看井的孩子”一樣。“我們不會在看到一個孩子在看井時,徑直路過而不去把孩子拉回來。”現在,在環保的例子中,當我在gemba的時候,我是否會停下來指出一個環保的問題?我不太確定。我需要:
(1)更多地了解它;
(2)感覺它比其他事情更重要;
(3)對如何去處理它有一些想法。
把這三種可能性相乘,你就會發現,如果我不強迫自己去做,那么我一開始就會停下來(在這樣做的時候,走出我的舒適區)。
學習是一種刻意的行為,它需要:
澄清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這往往不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在精益中,許多人認為通過避免工具變更,他們可以穩定過程,從而使質量處于受控狀態。或者,頻繁的工具變化迫使你在質量問題上走得更遠(首件必須是好的),所以要了解質量。
了解我們想要減少的損失函數:例如,如果我們繼續質量話題,我們想要減少質量投訴或有缺陷的部分或首次檢驗不合格的百分比。這些措施中的任何一項都將揭示質量的某些方面,但不一定是相同的。根據環境,選擇我們想要構建的對所學東西有很大影響的學習曲線的函數。
選擇學習方法:我們在哪里尋找下一步?學習新事物的神秘之處在于,我們要弄清楚我們是否真的在做一些新的事情,或者重復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卻沒有意識到。為了避免老習慣驅之不去,我們需要一個結構化的方法來顯示下一步是什么。
對于在哪里重新投資有好點子:因為學習是困難的,知道一旦我們學會了這個或那個以后我們會用它來做什么,這對于保持動力是必不可少的。
毫不奇怪,所有這些都是相當困難的,這也是為什么如果我們有一位可以幫助我們澄清問題的老師時我們可以更好地學習的原因:
做新事情的正確方法;
糾正我們所做的細節,這樣我們就能理解我們所嘗試的;
?對新知識的正確態度和目標。
因為學習是和環境相關的,我們會遇到了進一步的困難,因為有一些地方的文化是愛好學習的,或者相反的,厭惡學習的(你無法從他們說話的方式去了解它,你需要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厭惡學習的文化會阻止你做任何學習的嘗試,(1)主要是提醒你先做你應該做的工作,然后再去看別的東西;(2)質疑是否需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用不相干的“是的,但是”理論,以證明學習新東西既沒有必要,又浪費時間;(3)傳播“殉道者”綜合癥,每一件新事物都是一座山,即使每一小步都需要沒完沒了的贊美和鼓勵。
假學習
厭惡學習的文化很容易偽裝成學習文化。找到他們的方法是看看人們是否可以自由地嘗試他們自己的事情,或者每一個新的步驟都需要更多的建議、更多的培訓、更多的驗證等等。例如,許多精益項目實際上是厭惡學習的。人們覺得他們需要更多的支持來做任何的改善:更多精益的輔導,更多來自顧問的手把手的指導,更多的來自高層的認可,等等。對于那些推銷這些支持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但確實有一個跡象表明,一種厭惡學習的文化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學習環境。
最后,人們為什么不從他們的經驗中學習的一個很大的部分是他們的環境不是用來學習的。首先,他們沒有被鼓勵去學習,而經理們被挑選出來是為了他們的排除故障能力,而不是他們的學習技能。第二,沒有具有挑戰和安全的地方可以去真正學習任何東西。第三,真正的大師,導師,老師,訓練員,Sensei,是不容易得到的。最后,從學習中獲得的收獲被別人捕獲了,而學習的努力卻沒有得到認可。在這樣的環境中,經驗只是習慣形成和對今天做事方法的強化,很少有學習發生,因為只有少數從經驗中學習的人需要努力對抗一種阻礙任何試圖打破常規的環境。
當人們不從經驗中學習,你必須挑戰自己你是否(1)有足夠強大的學習理論,(2)在你周圍創建了正確的學習環境和(3)你能發現真的拒絕學習的人,而不是混淆了缺乏動力和個人態度。不容易,但總是很有趣!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