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hy分析是精益改善中常用的一種問題分析方法,又稱為豐田五問法,它通常被用來識別因果關系鏈,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遇到問題要問五個為什么,通過不斷的提問為什么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被揭示出來才停止提問。問題解決方法中最為徹底的解決問題就是針對根本原因施展對策,防止問題重復發生。在實際工作中5個Why不是說一定要問5個為,也有可能是1個,當然也有可能是10個才能找到問題根源。
精益改善的實際工作中應用5Why分析法我們經常會掉入陷井,以下是個人總結的5Why分析應用避坑大法。
1.?主觀經驗影響
解決問題的人通常難以避免已有主觀經驗的影響,總是不自覺的引入了對客觀事實的主觀經驗判斷,從而丟失了問題發生潛在的根本原因。因此尊重客觀事實,以客觀事實描述為切入點,切忌引入主觀經驗判斷。
2.邏輯陷井
5Why分析法是從結果(現象)著手沿著因果關系鏈條,穿越不同的抽象層面,直到找到問題的根因。然而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把有相關性的影響因素代入5Why分析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已經發生了因果斷鏈,我們還沒察覺到,這時其實我們已經偏離根因方向。因此在5Why分析過程中要隨時檢查前后因果鏈關系,保證前后“為什么”要互為充分必要的強關聯,有因果才有相關,有相關不一定有因果。
3.脫離三現
在5Why分析過程中每個Why的展開都不能脫離現場、現地、現物,這也是尊重客觀事實的基本原則,每次Why的展開都要以現狀調查為基礎來描述客觀事實發生狀態,每一次向下展開的Why就是問題的再一次深化聚焦。
綜上所述,想要掌握好5Why分析法要通過曠日持久的實踐練習才能達到靈活應用。具體Why展開到什么時候才停止呢,當然是以挖掘到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為止;那么如何判定問題的根本原因,似乎難以找到對應的法則。在此我們總結一下,5Why分析法Why問到什么程度停止呢?我們以問到解決問題的人和組織可以采取有效可控的對策措施為止。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