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有三大支柱職能:研發(產品管理)設計個好產品,營銷(需求管理)賣個好價錢,供應鏈(供應管理)以合適的成本和速度生產出來、配送出去。對于非制造企業來說,比如零售、電商和貿易,自己一般沒有研發功能,就變成選擇個好產品。但不管是哪個行業,都不可否認,供應鏈是企業的三大支柱職能之一,對企業的經營利潤率和資本周轉率的影響重大。

? ? ? ? ? ? ? ? ? ? ? ? ? ? ? ??供應鏈是企業的三大戰略職能之一
我們也知道,供應鏈管理是采購把東西買進來、生產來增值、物流來配送——這是供應鏈的三大執行職能,他們都按照計劃的指令行事:計劃告訴采購買什么、買多少,告訴生產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告訴配送配送什么、配送多少。從這個意義上講,計劃是供應鏈的引擎。供應鏈的很多績效問題,比如成本做不下來、交付做不上去、庫存周轉太慢,看上去是執行不到位,其實更多是因為計劃的先天不足。改善計劃以改善執行,在提高供應鏈績效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供應鏈管理是計劃加三大執行職能
那么如何做好計劃,以及計劃與執行的聯動?這里我們總結為三個環節,或者說供應鏈的三道防線,那就是需求預測、庫存計劃和供應鏈執行。三道防線的邏輯就如序言中所述:所有的預測都是錯的,但錯多錯少不一樣,要盡力做出準確度最高的錯誤的預測,提高首發命中率(第一道防線);所有的預測都是錯的,所以我們設立安全庫存或安全產能來應對(第二道防線);預測失敗,安全庫存不夠,最終要靠供應鏈的執行能力來彌補(第三道防線)。企業的種種問題,比如產銷存匹配度低、高庫存低周轉、運營成本高昂,都可以在供應鏈的三道防線上找到答案,這三道防線就相當于三道堤壩:需求預測是第一道堤壩,目標是把大部分洪水給攔住;攔不住的溢出來,流到第二道堤壩,由安全庫存來應對;安全庫存對付不了的,則由第三道防線——供應鏈執行來補救。供應鏈的首要任務是建好前兩道堤壩,洪水溢出可以,但不能沖垮,尤其是第一道堤壩被沖垮的話,后面兩道注定會垮掉。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