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排產的目的是為車間生成一個詳細的短期生產計劃。排產計劃指明了每一個定單在所需資源上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排產計劃可以通過直觀的甘特圖形式給出。
編制排產計劃的一般可簡單地描述為下面7個步驟:
1、建立生產計劃排產模型?
計劃模型必須考慮生產流程的特征和物流屬性,從瓶頸工序為切入,建立一個清晰的生產計劃模型,以便以最小的成本生成可行的計劃。
2、提取需要的數據
生產計劃排產使用的數據來自ERP系統、主生產計劃和需求計劃。
3、生成一組假定(生產狀況)
除了從ERP系統、主生產計劃和需求計劃這些數據源中接收數據之外,車間或許對當前或未來狀況會有期望,對車間的可用能力及現狀給出多種選擇(如柔性的倒班安排等)。
4、生成一個(初始)排產計劃
在有了模型和數據之后,就可以針對給定的生產狀況,通過兩級計劃層次(先綜合的生產計劃,后詳細的排產計劃)完成。?
?????
5、排產計劃分析和修改
如果通過兩級計劃層次完成,在生成一個詳細的排產計劃之前,人們或許首先要對這個生產計劃進行分析。如果生產計劃不可行,決策人可以指定一些計劃途徑來平衡生產能力(如增加班時或指定不同的加工路徑)。 ?
??????
6、生產狀況核準
當決策人確定已經評估了所有可選方案時,將選擇體現最佳生產狀況的排產計劃去執行。
? ? ??
7、執行和更新排產計劃
排產計劃被傳遞給:MRP模塊(分解計劃)、ERP系統(執行計劃)和運輸計劃模塊(在顧客定單完成時安排裝運車輛),至此進入到車間執行環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新調整。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