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是制造企業的萬惡之源,不管是原材料庫存、在制品庫存還是成品庫存,都是企業資金積壓的罪魁禍首。隨著企業對運營成本控制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想要從根本上降低運營成本,對原材料的采購管與庫存管理至關重要,本次我們來簡單談談原材料采購及庫存控制策略。
1、原材料分類及采購模式確定
原材料分類可基于以下維度來進行劃分:
1)?????? 是否有持續的需求?
2)?????? 采購周期的長短;
3)?????? 是否可以按時到貨?
4)?????? 來料質量是否穩定;
5)?????? 物料的價值;
6)?????? 采購的批量要求。
針對不同的物料種類,可以制定兩種采購策略:ROP采購(基于訂貨點的采購)、MRP采購(基于MRP運算的采購)。具體可參照以下圖表:

2、原材料庫存控制策略制定
1)?????? 對于MRP采購策略的物料,采取的策略是不備庫存,在訂單有物料需求時,通過MRP進行運算,根據運算的結果,下單采購物料。
2)?????? 基于ROP采購模式的物料庫存控制策略,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最大最小庫存控制,另一種是設定安全庫存控制。
產品范圍特征 | 庫存控制策略 | 策略定義 |
?? 有持續需求的通用類原材料 ?? 單位價值較低,或有最小起訂量/經濟采購批量的原材料 | 最大最小庫存 | ?? 確定最大庫存與最小庫存標準,當庫存水位消耗到最小庫存(補貨點)時即觸發采購指令,并按照最小起訂量、經濟采購批量、經濟送貨批量進行采購補貨 |
?? 按時到貨率低或來料不良率高的原材料 ?? 采購周期>客戶期望交期-制造周期的長周期特殊原材料 | 安全庫存 | ?? 設置固定水位的安全緩沖庫存,當安全緩沖庫存發生消耗時立即觸發采購指令,并按照實際消耗量進行采購補貨 |
各庫存的設置,可以基于以下模型來進行計算:

?
?

計算方法:
SS=風險系數×日均預測需求量×采購周期
物料采購的風險,主要是指物料采購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意外情況,如準時到貨率、來料不良率等方面,不同的供應商,其風險系數都會不一樣,可自行根據基礎數據的分析,確定風險系數。
MIN=SS+日均預測需求量×采購周期
MAX= MIN+最小起訂量/經濟采購批量/經濟送貨批量
庫存控制策略及庫存數量確定后,并不是一成不變了,庫存管理是一個動態的管理,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淡旺季需求、供應商供貨能力的變化等方面,都會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滿足生產的需求,同時將庫存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壓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采取供應商備庫的策略,供應商備庫,可以大大降低企業內部的原材料庫存,增加企業可利用的流動資金。這種方式,對供應商的制造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也需要企業在采購的持續性上,能給供應商一定的保證,以便達到雙贏的效果。其庫存的計算方法如下:
內部設置庫存=SS+日均預測需求量×運輸周期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采購策略及庫存策略會隨著不同時期的要求而變化的,企業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制定策略,并不斷的探索管理的新思路,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持續降低原材料采購及庫存的成本,為企業運營帶來更高的效益。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