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翻讀了曾偉教授的《管理是項笨功夫》,仍然會給我在管理的認知上有新的啟發。
在我們的工作中,一談到“管理”,大家都覺得是高高在上的東西,“管理知識”、“管理工具”等詞語,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導致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錯覺,只要我得到或者掌握了這些稱之為“管理”的東西,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結果。如果我想要的結果沒出現,則說明我沒有掌握“管理”這個東西。
記得我還在企業上班的時候,公司經常會組織各種各樣的管理培訓課程進行學習,不可否認的,我們在這當中能學到很多的先進的管理方法、工具。在我進入咨詢行業后,在做項目的時候,很多企業的老板或高管,也都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老師,我們想要在您走后,您交給我們的這套管理方法和工具是能持續運行的,而不是在您離開幾個月后,我們又被打回原型。”在此我想說的是,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在成功的企業里面都是在持續運行的,關鍵不是方法和工具能不能持續運行,而是在于如何運行。我們來看看有什么“笨”功夫能讓“管理”做的更好。
首先,我們做管理要先把自己管好。很多的管理人員,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總以為我的職位比你高,你就必須要聽我的,我說的就都是對的,你按照我的去做就行了,但是在結果沒有達到目標時,他不會認為自己有錯,只會覺得手下的人太笨,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從別人身上找問題容易,但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別人不會你而改變,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很難,但能解決問題,因為你可以改變你自己。想要改變別人,先要改變自己。
其次,要做到管理標準化。在這里,很多人就會說了,我們公司管理很標準的啊,很多流程制度呢,你想要什么制度我都可以找出來。是的,我承認你們都有流程,有制度,但是大家想過沒有,ISO是一套好體系吧,但為什么在很多公司就是一套形式上的東西呢?好的制度,是要符合公司現狀的,而且還應該是能幫助人、教育人、關心人的,如果你的制度只是為了管住人、懲罰人,那最終的結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再次,要有快速應變的機制。生產現場總是在變化的,做管理也不能一成不變。排好的生產計劃上線了才發現物料不齊,生產中設備突然故障了,產品質量不穩定,員工情緒不好等等,都會影響到你的計劃達成。一切都在變,我們如何管?這就需要企業有一套快速響應的機制,要做到頻繁應對、快速響應,這才是管理中解決問題的根本。
最后一個,通過事情改變人。怎樣通過事情改變人?“反復”二字很關鍵。我們有個習慣,只要是領導反復抓的事,肯定是能夠做成功的!一件事反復的去做,還有人反復的去查,久而久之,習慣就成自然了,人的習性就改變了,人改變了,事才會做的更加順暢。
由此可見,管理它確實是項“笨”功夫,只要你持之以恒的去做,以人為本,頻繁應對,反復檢查,快速響應,你的管理就會越做越好。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