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輔導一個公司的質量改善項目時,發現其工序不良和客戶不良經常會出現批量不良,對整體不良率造成很大影響的同時,指標趨勢也是非常的不穩定。通過對批量不良履歷進行分析,發現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一,該公司產品設計并不復雜,只需要明確產品的顏色和材質,重點是實現工藝,但對應有較大差異的新顏色和新材質,在工藝設計這塊做的很不到位,尤其是這些差異對工藝有什么要求,需要工藝做哪些調整或變動等需要進行事前研究;
二,缺少全流程潛在失效模式的梳理,這里推薦使用PFMEA(過程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各種潛在的失效模式及其相關的起因/機理已得到充分的考慮并采取措施;
三,出現的操作員未測量而質檢員又沒有進行首件檢查而出現的批量不良問題,說明了質量意識淡薄和基本不遵守的問題,需要持續開展質量意識提高的活動和基本遵守的巡檢并采取相應的考核措施;
四,客戶處出現的批量不良,對于外觀不良需要和客戶明確接收標準并反映到公司的出廠檢驗標準中,而對于性能不良目前還存在著在后續加工出現問題,而公司內部的實驗項目無法檢出或沒有對應實驗項目的情況,實驗的探測能力亟待提高。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