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巡檢可以讓我們及時發現設備的異常情況,避免系統終止和事故的發生。而實際生產中,因行業和工藝的差別而有所不同,但總的要求應該是:能發現生產現場的異常情況,并能簡單處理。這就包括設備、管道、儀表、控制點等。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生產穩定運行。
四懂三會,要做到不容易,首先必須經過系統的理論培訓,然后要有比較豐富的現場經驗。特別是對于轉崗人員(基礎差的),難度更大!
巡檢工對于系統關聯性、工藝指標變動的敏感性、設備的運行狀況等的熟悉和掌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對以后的巡檢工作至關重要。
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連續生產線,正常生產時基本上現場可以做到無人值守,但發生故障或異常情況處理時就需要人手,所以大多數單位還是設置了現場巡檢,有的還有不成文的規定,要設就是2個;所以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現場巡檢“撞鐘”現象。?
1. 生產裝置的巡回檢查制度建立,并完善和建立相應的記錄。
2. 在巡檢過程中,當班人員應做到五到位,即:聽、摸、查、看、聞。
3. 管道、設備、閥門、法蘭的跑、冒、滴、漏在巡檢過程中發現一個要有相應的解決辦法,并做好記錄。
4. 巡檢人員在設備巡檢過程中,嚴格按照安全規程,用高度的責任感和“望、聞、問、切”的巡檢方法,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工廠設備巡檢重點是:發現危及安全的苗頭及隱患,并及時處理和報告。這里的“安全”包括三個方面。即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產品安全。
設備的巡檢內容:
一般的跑、冒、滴、漏問題。檢查設備的基本儀表參數是否正常,如:壓力、溫度、流量、震動、油位等。重要設備的連接部分檢查:如減速機的聯軸器,以及減速機的聲音,潤滑油的位置和潤滑油的老化情況,減速機的底腳等,有無違規操作情況。設備交接班情況了解,采取一看、二聽、三觸摸等檢查手段。
一看:看其運行狀況及相關指示儀表的狀態顯示(壓力、溫度、油位等)。
二聽:聽其運轉噪音,是否有異常的聲響。
三觸摸:感覺設備運轉的振動情況是否異常,可結合相關的測量儀器等(測振儀)。
對于靜設備:
主要是檢查其外觀;連接部件的完好性;相關儀表(現場一次表)的運行情況;跑、冒、滴、漏等情況。
1. 發現異常噪音或振動,尤其注意熱設備:以聽或觸摸的方式,發覺噪音和振動的差異,并報告。
2. 檢查工藝,潤滑油,密封油系統有無泄漏。注意:每次潤滑油巡視都要檢查潤滑油和密封油系統:檢查壓縮機機體分線處有無泄漏;檢查軸及軸承處有無泄漏跡象;
對于用密封油密封的壓縮機,需定時巡查密封,確定密封油的泄漏率;對于用干氣密封的壓縮機,需監測密封氣控制模板,以確定密封氣泄漏率和可能的問題。
3. 檢查吸入罐視鏡處的液位:這是交叉檢查,以確認吸入罐液位儀表和控制正常工作,吸入罐的液體夾帶會對壓縮機造成嚴重損害。
4. 檢查回油線視鏡:壓縮機工作時,壓縮機軸承箱的潤滑油流量應當充足。注意:從止推軸承箱流出的油量一般要大些。
5. 確保潤滑油系統正常工作:潤滑油壓力正常;潤滑油過濾器壓差正常;潤滑油備用泵不運行但處于自啟動模式;潤滑油管不泄漏;潤滑油溫度在正常范圍內;安全閥無泄漏,并未起跳。
6. 檢查所有現場儀表和儀器:確認讀數正常并且與電子儀表一致。
7. 在記錄本上記錄任何異常:填寫記錄對比,解釋偏差,如無法解釋,要進行調查和上報;向下班交接已報告或未報告的問題。
1. 設備發生缺陷,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能排除的應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詳細記錄。
2. 崗位操作人員無力排除的設備缺陷要詳細記錄并逐級上報,同時精心操作,加強觀察,注意缺陷發展。
3. 未能及時排除的設備缺陷,必須在每天生產調度會上研究決定如何處理。
4. 在安排處理每項缺陷前,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明確專人負責,防止缺陷擴大?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