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的倉儲管理中,我們常常聽說有發錯料、發串料的情況發生。究其原因,這其中難免有倉管人員粗心大意的主觀成分,而主要的、客觀的因素應該是貨位與標識不清。
舉個例子,我們指定了一個倉管員去某個貨位取貨,如果說他走錯了貨位,拿錯了東西,這完全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如果他既沒有找錯貨位,也沒有看錯標識,卻拿錯了東西,這就是管理的問題了。
貨位與標識管理
倉儲標準化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物資的貨位劃分與堆碼擺放,堆碼擺放則離不開特定的貨位。物資一旦入庫,首先要解決和明確的就是存放的貨位,貨位確定后,物資裝卸落地,才會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倒運。同樣,貨物落地必須要有明確的標識,以方便管理,達到帳、卡、物、資金的一致。到這里,就自然離不開我們常說的“四號定位”、“五五擺放”、“三清四齊”了。
從這點看,日常管理中,之所以會發生這樣那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就在于貨位管理混亂,標識不清。反之,貨位與標識管理清晰,不但可以在日常管理中通過人工或自動數據采集和電子數據處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基于紙面的管理和相關費用,自動處理還可減少手工輸入和處理中不可避免的錯誤,倉儲管理標準化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倉儲管理規范化
倉儲管理規范化的基本要求應該是:貨位固定、標識統一、項目齊全、填寫規范。
倉儲管理規范化,首先要實現貨位與標識管理的規范化。實現了貨位與標識規范化管理,并與物資信息管理系統統一融合,產品的入庫、發放、追蹤也將變的簡單易行,再通過加強物資現場管理、堆碼擺放的標準化,才能實現倉儲管理的規范化。
倉儲精細化管理,我們首先要從物資的貨位劃分、指定,標識格式規范、內容填寫做起,只有貨位清楚了,標識準確了,才能進一步實現深層次管理的精細化,實現貨位和標識管理條碼化、規范化。
通過條碼技術,無論倉庫中的商品流向哪里,只要結合商品包裝的條碼管理和出庫信息,就可自動記錄下物品的流動情況,隨時掌握庫存情況。并且條碼也可以與無線網絡相結合,如在倉儲過程中,保管員可以利用無線手持終端接受業務中心的盤點或備貨指令,并利用終端掃描條碼完成盤點或備貨工作,方便的進行實物與資金管理,輕松追溯某批物資的采購、出入庫情況及驗收質檢資料,簡化盤點工作。結合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和實物盤點,可以輕易獲取物資的庫存狀況、查詢物資的貨位,進行自動化庫存平衡與盈虧動態核算管理。
做好貨位及標識管理的幾點建議
1、統一劃定貨位。對現料場、料棚貨位進行統一規劃,重新劃分,界定劃分依據及間隔,杜絕倉管員隨意編排貨位的情況發生。對于貨物的出入庫進行嚴格的貨位管理,逐步推廣應用條碼管理技術,實現實時貨位查詢和貨位動態分配、管理,達到庫存管理的前端應用與物資收發操作的實時聯系,把出錯率降至最低。以促進倉儲管理規范化、標準化,也便于配合電子監控警報系統實現準確預警,快速響應。
2、統一標識格式。即對物資料簽統一制作格式和所需填寫的項目內容,逐步探索將條碼引入物資標識,通過掃描商品的條形碼,實現實時查詢其存儲的貨位,同時基于庫存貨位信息分配貨位或動態定義貨位。基于出入庫商品的批量動態地分配人力、物力資源,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減少資源的浪費。以實現庫存實物管理與物資信息管理系統融合,推進實現庫存自動化盤點和精細化管理。
3、明確標識管理,商品管理條碼化。即對標識內容的填寫、維護、更換劃分責任,做到貨位規范化、管理條碼化。條碼是商品的唯一標識,結合目前的物資管理信息系統,通過開發系統庫存綜合盤點功能,就可以分倉庫、分區、分貨位進行隨機抽查,也可以針對特定類抽查,定期對整個倉庫系統進行全面的盤點。
4、定期維護管理。一是對劃定后的貨位界線標識定期維護,二是對標識標牌定期維護或更新。確保實現實時貨位查詢和貨位動態分配、管理。
“貨位清則標識明,標識明則管理成”。清晰規范的貨位,明顯準確的標識,是倉儲管理的根基。隨著現代物流技術、信息技術和倉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將大幅提高倉庫運作與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減少現有模式中管理貨位信息的時間,提高庫存查詢和盤點精度,大大加快出、入庫單據的流轉速度,減少企業人、財、物的資源浪費。
本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