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
有質量同行提出,品質經理在一些公司就成為了“寡婦職位”,你的公司有這種情況或苗頭嗎?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下面摘取了網友回復里比較詳細的回復:
01
我公司是一個很好的合資企業,在三位前任品質經理連續陣亡后,我榮幸地成為第四位,在位僅僅一年半。
本來我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可是最終還是主動勝利大逃亡了。但是我沒有遺憾,我已經盡力了!
品質經理實在是一個滑鐵盧,很多像我這樣因為其他方面的業績而調到品質部門的人,最終還是會失敗于這個寡婦崗位上!
如果各位有興趣挑戰這個崗位,還是要慎重,但千萬不要害怕失敗!即使失敗了,也并非什么壞事。我們成功,是因為我們曾經失敗過!
02
我做過三家外企的QUALITY MANAGER,其中滋味就不多說了。
說點簡單的吧:做這個職位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想真正做好工作的人,可偏偏這也是他們最大的缺點。
成功只有1/10靠你對工作的投入,剩下的是智慧,能力和運氣的因素。
怕失敗是最大的失敗,這句話說得很好。沒有這種勇氣和信心,這個職位你最好連想都別想。
如果你在國外,這個職位相對要好做得多,為什么?
人的品質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品質,也決定了一個國家企業的品質,以個人的力量去改變一個國家,只有偉人才能做得到。
其實別的崗位也不好做。都要有拿手的本事。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是成功中最重要的一條,也是我們最欠缺的。
在國內的企業(包括合資,外資),這個崗位確實不容易,很有挑戰性。
如果失敗了,反省一下自己,也別太在意,就當作你拿錯了試題,本來考大學的,試卷卻是博士生的題目。如果成功了,也別得意,因為那80%靠的是運氣。
03
我也想知道耶,昨天公司一空降品質經理又陣亡了(堅持5個月)
從我進公司四年來先陣亡了6位品質經理(其中第一位留美博士非此類,由于工作另調,其共有2年,也就是說2年內有5位over了——2個空降/3個內調),搞得我都想改行了。
04
很多人陣亡并不是由于他們水平不夠,而在于老板的品質概念,許多工廠仍然是產量第一,品質只是在客人拒收之后才會提出來,
而且目的也只是找個替罪羊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挑戰這一職位并不是勇不勇敢的問題,而應當是如何明智的選擇的問題:
如果你以追求挑戰為己任,可以試試。但如果可以找到其它更能發揮自己的地方,建議各位還是去另投明主吧!
?
05
在生產正常的時候沒有人會注意到質量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大量加班趕產量的時候更是如此。
而一旦出現了客戶投訴或索賠,再回頭抓質量大多為時已晚,此時犧牲幾個經理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這樣的情況和企業的關系很大,尤其是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
其次,就質量問題而言涉及部門較多,有時即便發現問題也難以妥善解決,起碼在我們公司是這樣!
假如你是一個品質工程師,目睹公司發生的品質經理流動率高這種情況,你敢不敢勇敢挑戰這一寡婦職位?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