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必須借助信息化手段,基于先進的網絡信息處理技術,如3D可視化技術、實時監控技術,實現設備運行監視、操作與控制、綜合信息分析與智能預警、運行管理和輔助應用等功能的一體化管理,讓管理者隨時隨地了解設備的生產情況,大幅提高企業TPM設備管理能力。
一是TPM設備管理全維度的數字化。
傳統意義上的TPM設備管理工具或軟件往往局限在業務層面和基礎主數據層面。然而,設備健康狀態并不是孤立存在和隨機的,而是與設備從設計、建造到使用過程中都高度相關的。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傳感器產生的實時數據對構建現場TPM設備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這一切都使得TPM設備管理的數字化基礎并不僅僅停留在對過去狀態的分析上,還應包含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的數字化,除了能通過計算機、移動PDA等裝置快速查看傳統TPM設備管理軟件提供的各類信息,如采購日期、供應商、維修記錄、保養記錄、保養周期等,還可全程追溯設備的各類過程信息,如用于記錄工件信息和加工參數的工況類信息,用于影響因素、過程參數、環境參數等設備健康評估的狀態類信息。

二是設備維護管理的智能化。
在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中,設備維護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本杰明富蘭克林曾說過,百分補救,遠不如一分預防,可見設備維護管理首先應做到預防性維護。通過預防性的分析和預警,一方面可以幫助維修技術人員提前采取一些重要的預防維修措施,以防止宕機的情況出現:另一方面,通過對預防維護的智能調度,企業可以有充分的時間為設備升級或更新做準備。
三是TPM設備管理工作的可視化。
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的可視化具體包括可視化設備建模、可視化設備安裝管理、可視化設備臺賬管理、可視化巡檢管理等內容,表現為對企業設備進行幾何建模,可以直觀、真實、精確地展示設備形狀、設備分布、設備運行狀況,同時將設備模型與實時、檔案等基礎數據綁定,實現設備在三維場景中的快速定位與基礎信息查詢。
四是TPM設備管理工作的人性化。
TPM設備管理工作是現場化的工作,場景隨時轉換,工作環境比較復雜,工作強度大,有些場合需要專門的護具及工具。維護的現場工作環境對信息化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在現場工作中增加信息化的支撐作用而同時又不影響或方便作業人員操作。
智能制造環境下,人機交互一直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主要發力點。當前,增強現實技術(AR)、穿戴式計算裝備、多通道人機交互技術正在快速發展,未來的工業維護現場是人機交互協作的典范場景。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公司總經理 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