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定義世界級設備綜合效率
設備綜合效率,是全部生產時間與計劃生產時間的比例(參考OEE的影響因素頁的圖示),其是由構成它的三大要素相乘而來,即:
?
設備綜合效率=有效率*表現性*質量指數
?
這一計算的性質,使得達成高的設備綜合效率相當具有挑戰性。例如,如果有效率、表現性和質量指數這三個因素都是90%,所得的設備綜合效率將只能是73%。
?
在實際中,這三個因素普遍可以接受的世界級的目標是截然不同的,就如下圖所示。請注意,這些數字適用于離散制造業(相對于流程工業而言)。
?
人們通常認為世界級的設備綜合效率是85%,不要僅僅盯著設備綜合效率的絕對值,相反,需要緊盯改善設備綜合效率的能力。
二
全員生產維護與世界級的設備綜合效率
人們經常會問,這些世界級的設備綜合效率數字是怎么來的?
?
答案非常簡單!在上世紀70年代早期,還在JIPM(日本工廠管理協會)的精市中島導入了全員生產維護、設備綜合效率,以及影響設備綜合效率的六大損失的介紹。在其1984年的《全員生產維護的介紹》一書中,精市中島將以上四個“世界級”的數字納入其中。
?
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精市中島把這些數字定義為某個公司應該努力達到的最低要求。他還指出,在日本,所有獲得年度杰出工廠獎的工廠,已經成功實施全員生產維護,設備綜合效率都超過了85%。
三
剖析
世界級的設備綜合效率的數字非常有意思,也很有用。但請記住:它們植根于某個特定的地點(日本)、特定的時間(上世紀70年代),和特定的行業(汽車行業)。

?
現實情況是,即使在今天,大多數制造企業設備綜合效率的也不過接近60%。我們與成千上萬家制造型公司合作,我們看到的公司的設備綜合效率低于45%的,比起設備綜合效率高于85%的公司要多得多。
?
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僅僅盯著設備綜合效率的絕對值,相反,需要緊盯改善綜合效率的能力。
?
即使在一個制造型公司內部,只設定一個設備綜合效率,也可能會事與愿違。例如,如果你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生產線,一條線只生產單一的產品,而另一條線則需要生產10種不同的產品,你能期望著兩條線的設備綜合效率一樣嗎?當然不能!由于換型,生產10種不同產品的生產線,可能會經歷有效性大幅度,進而,設備綜合效率也會變低。
?
以下是另一個剖析案例:
?
如果設備綜合效率低于40%,85%的目標會激勵到你的團隊嗎?
?
如果設備綜合效率已經達到85%,你是否真的想要就止打住?
四
設立目標
你應該如何去設置一個設備綜合效率目標?
?
這是底線。設定一個設備綜合效率目標,將推動工藝連續、漸進的改善。每個設備綜合效率目標應該是一個彈性目標,最好在3到4個月里,能夠真正達成。
同時,盡量避免去比較不同的流程和外部的標桿。只有一個目標是真正重要的:該目標將推動你對流程的改進。
文章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