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全員參與?
如果你想要建立一條能夠按時、按需要、保證質量、滿足顧客需求的生產線,你必須激勵每一位和生產線相關聯的員工,愿意從個人開始改變工作的方式。盡管他們花的時間和敬業度可能不同,但每個人的參與仍是公司成敗的關鍵。
員工的潛能
每個人的才干和適應性都非常強大。只要了解精益生產的思維方式、掌握了基本的知識,絕大多數人都會樂意參與到改善活動中。
如何集中大家的力量
很多公司的精益轉型都是自上而下開始實施的,但沒有哪個公司能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成功,也沒有哪個系統可以僅憑上級指令運轉。因此,需要充分提升員工的能力,并給予他們適當的指點。在推廣政策的同時,給予實用的改善培訓。另外,改善小組活動和員工建議制度也是必要的。
通過改善研討會,學習如何改善
在課堂上學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在實踐中學習更是必不可缺。你在改善的實踐中,會學到怎樣去做:制定改善目標、選擇適當的方法、在現場試驗,并在一定的時間內撰寫總結報告。這期間,你很可能會找出更多的改善機會。

改善小組活動
小型團隊協作是精益管理理念中最具特色的方法,但僅建立團隊是不夠的。團隊需要有符合公司策略的明確目標,以及管理層的全力支持。 提高成員的能力,要遠比追求漂亮的數據重要。
員工提案制度
在每一個豐田的工廠里,你能看到寫有“好的產品,好的想法”的大橫幅。豐田在1951年開始實施提案建議制度,至今員工依然通過這些活動提出各種建議。提案建議制度能有效地讓員工參與到精益轉型中來。
充分利用項目追蹤板,建立持續改善的文化
讓工作“目視化”只是一個工具,不是真正的目的。項目追蹤板能協助你激勵員工,了解現狀,并積極參與改善的活動。如果你現在還沒有項目追蹤板,那就趕快做一塊吧!
如何推動改善研討會?
大家可能都聽過“五日改善研討會”,但每周或每兩周進行一天的改善研討也同樣有效。管理層應同員工一起選擇試點、設定目標、實施改善、總結評估并尋找下一個改善的機會。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電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