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看似無解的問題換個角度或換個高度思考的時候,答案也許就在眼前。關鍵是要學會跳出自己的固有立場去思考問題。
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一個人的視野往往會受其社會地位及組織地位的束縛。為了尋求更好的解決問題方法,有必要養成跳出自己固有立場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一位日本老專家給我講過一個關于汽車內胎氣嘴蓋改善的故事,相信讀者能從中領悟到不少管理方面的道理。
某汽車輪胎內胎加工廠在產品最后裝箱打包之前,需要給內胎氣嘴擰上蓋子。每天要生產數千個內胎,作業者就要用手指擰上數千個氣嘴蓋。由此導致手指疼痛,甚至脫皮出血情況的發生,作業者十分厭惡這個崗位。
負責該工序的小組長是一個有改善意識和革新意愿的人,看到作業者的苦處和無奈,開始有了改善的沖動,試圖盡快解決作業者手指疼痛和脫皮出血的問題。
于是,他召集相關人員開了幾次改善會議,并提出了好幾種方案。
有人建議讓作業人員戴上手套作業,又有人提出要作業員在手指纏上膠布,還有人建議每兩個小時換一次作業崗位等等。但所有這些方法,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終究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最后,他們也想過購買自動化設備來代替手工作業,但核算之后發現,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也就不敢往上提了。
這個問題的解決似乎進入了死胡同。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個更大時空范圍、站在更高層面來考慮,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
▌如果這個問題由生產部經理來解決,他可能會找到生產技術部經理,跟他商量在新年度增加一項購買氣嘴蓋自動擰緊裝置的預算。
如果協調成功,問題也就如愿解決了。即便有人因為成本高而提出反對意見,他也可以爭辯說,解決這個問題不應該從成本角度,從員工職業安全角度來考慮似乎更妥當,估計反對的人也不會堅持。

▌如果這個問題由工廠廠長來解決,他應該可以把工廠外的因素也納入考慮范圍。
也就是說,他可以思考內胎包裝形態,包裝好之后的去向,以及在輪胎銷售店家的使用等情況。輪胎商店究竟是怎樣使用內胎的呢?其實很簡單,內胎被從包裝箱中拿出,把氣嘴蓋取下,并裝入客人的汽車輪胎中去,然后就是往胎里充氣……
此時,終于有人指出:“既然在輪胎商店還要取下氣嘴蓋,那么從一開始就不要裝上氣嘴蓋不是更好?”這句話使得大家豁然開朗,繼而有人提出:“在內胎裝箱的時候,用透明塑料袋裝上同樣數量的氣嘴蓋放入箱中不就可以了嗎?這樣一來,輪胎商店的人還可省去取氣嘴蓋的工夫,豈不皆大歡喜?”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問題方法,通常被稱之為“消除法”——通過消除作業來避免問題發生。
接下來,如何讓這個好方案落地?根據流程規范要求,要改變產品包裝形態,必須取得銷售公司老總或客戶的同意。為此,廠長親自簽署改善建議,并提交給銷售公司老總。
不幸的是,幾天之后廠長收到了拒絕接受改善建議的回復,原因是銷售人員擔心,如果不擰上氣嘴蓋,由于內胎氣嘴前端是尖銳的刀狀物,在運輸及拿放過程中極有可能會切破內胎,造成致命的質量事故。因為銷售公司老總是以客戶價值和品質至上的原則作為判斷基準,所以拒絕起來也是理直氣壯。
廠長多次與銷售公司老總交涉,都無法達成一致。至此,這個問題被擱置的可能性是極高的。但是這家工廠的廠長是一個極富耐心的人,抓住問題不放,再三解說改善方案的好處,而銷售公司老總始終不為所動……
另一方面,因為不裝氣嘴蓋的建議實在太誘人了,現場改善小組也一直沒有放棄,還在想著有沒有更優化的改善方案。突然有人指出:銷售人員并不是說不裝氣嘴蓋不行,他們只是說內胎氣嘴是金屬尖角,會劃破內胎。一句話點醒了大家,接下來事情就簡單了。
循著這個思路,他們又提出了多個將氣嘴的尖銳部分保護起來的方案。其中之一是,做1個薄薄的塑膠套,直接套在內胎氣嘴上(不用擰的動作),劃破內胎的風險也就規避掉了。由于塑膠套成本極低,又能夠很容易套上和拔下,作業者喜歡,輪胎商店估計也會接受。
知道這個替代方案之后,廠長十分開心,馬不停蹄地聯系了銷售公司老總。銷售公司老總也覺得方案很好,既方便了作業,又消除了質量事故風險,很快就和輪胎商店達成一致……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通過以上改善故事,我們可以獲得以下幾個啟示:
▌首先,面對同樣一個問題,不同職位的人擁有不同的看問題的視角和高度。在思考解決問題方法的時候,一般來說,高職位的人要比低職位的人能看到或想到更多解決問題方法。
同樣,不同職位的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動用的資源(人財物等)不一樣,解決問題的難度也會不一樣。也就是說,在解決同一個問題的時候,高職位的人通常會比低職位的人更簡單、更快捷或更有效率。
▌其次,當解決問題在某一個層級遇到困難的時候,有必要改變解決問題的層級高度。也就是說,在較低層級解決起來有困難的時候,不妨設想提高層級來思考這個問題,或者直接找較高職位的人一起研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三,作為較高級別管理者,不能輕易抱怨自己的下屬不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解決問題,總是把問題上交。而恰恰相反,應該以參與者的身份經常和下屬交流,了解他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嘗試從更高處著眼思考和分析問題,尋找更快捷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法。
總之,筆者想表達兩個重要觀點:
▌一個是改善無止境,許多看似無解的問題換個角度或換個高度思考的時候,答案也許就在眼前,所以不要簡單放棄,要持續追求;
▌另一個是改善要全員參與,特別是高層要關注或參與下屬解決問題的進程,并給予及時的輔導或支援,幫助下屬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電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