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
精益管理就是管理要:“精”——少投入、少消耗資源、少花時間,尤其是要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投入和耗費,高質量。“益”——多產出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升級的目標。更加,精益求精。
一、永不滿足
大量生產廠家為自己制定了許多生產指標,讓員工有明確的改進目標,并會努力去達到這些指標,但很少人會去超越這些指標,因為今年做得越好意味著明年的改進越難。所以,員工僅滿足于完成各項指標,從而阻礙了經營潛力的發揮。
精益生產方式則把“無止境地追求完美”作為經營目標,追求在產品質量、成本和服務方面的不斷完善。這一思想是區別于大量生產方式的重要特征,也是精益生產走向成功的精神動力。
準時化生產方式(JIT)和不斷改進流程(CIP)是精益生產追求完美的思想體現。其主要思想有:
1、消除一切無效勞動和浪費
精益生產把生產過程劃分為增加價值的過程和不增加價值的過程,前者也稱創值過程,后者則稱為是浪費。精益生產方式從分析浪費出發,找到改進的潛力,利用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對工藝、裝備、操作、管理等方面進行不斷改進,逐步消除各種浪費,使企業無限接近完美的境界。
2、追求理想化的目標
和大量生產廠家相比,精益生產廠家的生產指標沒有明確的定量,而往往以最佳狀態作為目標,如“零缺陷”、“零庫存”、“零抱怨”、”零故障“等。可以說,要達到這些理想化的目標是不可能的,但它們能使員工產生一種向”極限“挑戰的動力,樹立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極大限度地發揮他們潛在的智慧。
3、追求準時和靈活
物流和信息流的準確、準時是精益生產對生產過程的要求,通過采用看板生產和適時供貨,使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輔助材料等準時到達所需地點,并滿足所需的質量要求和數量,這里的“準時”不同于“及時”,達到及時供應可通過高庫存來實現,而達到準時是指在沒有庫存的前提下也能達到及時。
準時和準確的信息流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精益生產方式的成功依賴于其獨特的生產信息管理系統--看板系統。靈活的生產系統是精益生產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前提條件,而現代高科技技術的發展為建立靈活生產系統提供了可能。
二、企業內外環境的和諧統一
精益生產方式成功的關鍵是把企業的內部活動和外部的市場(顧客)需求和諧地統一于企業的發展目標。精益生產方式是目前靈活適應市場變化的最佳手段,其根本思想是把顧客需求放在企業經營的出發點,崇尚“用戶第一”的理念,把用戶的抱怨看作改善產品設計和生產的推動力,從而使產品的質量、成本和服務得到不斷的改善,并最終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和經營業績。
綜上所述,精益管理要求企業的各項活動都必須運用“精益思維”(Lean?Thinking)。“精益思維”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資源投入,包括人力、設備、資金、材料、時間和空間,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為顧客提供新產品和及時的服務。
精益管理的目標可以概括為:企業在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與服務的同時,把浪費降到最低程度。企業生產活動中的浪費現象很多,努力消除這些浪費現象是精益管理的最重要的內容。
總而言之,精益管理是精益生產理論的擴展,是精益思想在企業各層面的深入應用,精益管理是以精益思想為指導、以持續追求浪費最小、價值最大的生產方式和工作方式為目標的管理模式。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電器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