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圍棋界,幾乎所有棋手有遵循一條真理:每次不論輸棋贏棋,要做的不是立即欣喜、沮喪,而是沉靜地復盤。簡單說,就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給自己剛才下過的那盤棋,做一次“找茬+點贊”。而對于大多數職場人來說,總會有越忙越累,越累越忙的感覺?之所以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沒有“復盤”。
?
?1、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
?
樓主是一位畢業5年的職場人,工作多年一直沒有太大進步。
?
年前公司新招了一位同事,工作業績突出,表現優異,很快就得到了提拔。
?
樓主很沮喪,既有些嫉妒他人,又為自己難過。他說畢業這么多年,自己就算沒功勞也有苦勞。
?
卻眼看著新人變成了自己的上司,心情真的很微妙,于是上網發帖宣泄。
?
有網友問樓主,是不是業績特別差,或者工作態度不認真?
?
樓主表示自己工作兢兢業業,業績雖然算不上最好,但從來沒墊底。
?
唯一的缺點就是自己做事有些馬虎,有些同樣的錯誤會多次出現。
?
看到這位樓主“唯一”的缺點之后,我有些恍然大悟。
?
很多時候,工作上看似簡單的一些小錯誤,偶爾犯犯也許不為過,但同樣的錯誤多次出現,則很能說明問題。

?
生活中,你總會發現這樣一類人:
?
他們在某個問題上犯了錯誤,被人指出提醒了,自己也意識到了,但到下一次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
?
這類人也許很努力,但除了在公司熬了資歷,能力往往難有長進。
?
而另一種人,他們犯錯后被點出一次就能記住,從來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
這類人,往往也是成長最快的那批人。
?
究竟為什么會這樣呢?都是性格惹的禍?
?
其實,未必如此,造成這種差別的最大原因,在于你是否擁有一種核心能力——復盤力。
?
2、復盤,本身是圍棋中的術語。指的是,在下完一盤棋之后,要重新擺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
?
下得好的要繼承,下得不好的,要探究怎樣落子才更好。
?
通俗來說,就是在頭腦中對過去所做的事情重新“過”一遍。
?
其實,我們每個人對于復盤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在自覺不自覺地使用復盤這種方法。
和朋友聚會后,我們會回想為什么自從某個時間后,朋友好像不開心了,是不是自己說錯了什么?
跟領導溝通后,會反思自己對領導的態度是否過于放松輕浮,導致本該自己負責的事,被轉給了別人?
孩子生病了,是不是昨晚被子沒蓋好,還是這幾天吃壞了肚子?
......
??
類似種種,其實都是我們在使用復盤,只是可能并沒有人叫它為復盤,也沒有意識到那是在復盤而已。
?
復盤,也是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最常提到的一個詞。他說:我是智商中等偏上,情商較高,和別人比也不是有特別巨大的優勢。那我的優勢是什么呢?是勤于復盤。
?
也因此,聯想集團的每一個重大行為,幾乎都可以看到復盤的影子。
?
2009年,聯想用2億美元的價格買回了此前賣掉的手機業務,一時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論。
?
但實際上,當初賣掉手機業務,是對2005年“多元化、國際化”戰略復盤后的行動結果。
?
后來買回手機業務,也是經過對蘋果等企業,以及對行業的復盤,得出的結論。
?
復盤,已經被提煉為聯想的三大方法論之一,并被認為是聯想最重要的方法論。
?
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通過復盤,收獲自己的成長和提升。
-3、《復盤》一書中提到,每個人都有三種學習途徑:
?
①從書本上學習前人的知識;
②從自己身邊人身上學習其先進;
③向自己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學習。
?
其中,我們向書本學、向別人學只占了30%,剩下的70%都是向自己學習。
?
而復盤,就是向自己學習的最佳方法。
?
復盤,并不是要求我們真的每一次都將過去的事情重做一遍。它更多的是一種思維上對事件的重現,通過對過去的思維和行為進行回顧、反思,從而發現問題,吸取經驗,最終實現能力的提升。
?
比如,董卿曾在一次采訪節目中說了一件事:
?
有一次她在主持節目時,感覺表現沒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
?
回家后,她就在地上坐了3個小時,把整個節目從頭到尾在腦海中重演一遍。
?
什么時候說了什么話,嘉賓說了什么,她自己又說了什么,換種方式說會不會更好一些?
?
通過這樣的方式,她及時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增長了經驗。
?
董卿用的這種方法,其實就是復盤。
?
只要掌握方法,你也可以通過復盤,提升自己。
4、關于個人復盤,有一種“ GRAI 復盤法”,我認為很實用。
?
具體來說,就是在做復盤的時候,你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展開:
?
①回顧目標(Goal)
?
回想一下,當初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或期望的結果是什么?
?
②評估結果(Result)
?
目標是自己希望達成,而結果是自己實際做到的。
?
回顧完目標之后,就應該將結果與目標作對比,看完成情況如何。
?
③分析原因(Analysis)
?
仔細分析事情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原因,包括主觀和客觀兩方面。
?
④總結規律(Insight)
?
這一步是復盤最重要的內容,我們可以通過以上的分析,總結經驗,找到更有效、更符合本質規律的做法。
?
復盤的步驟方法,看上去簡單,但實際上要做到不容易。
?
因為就大部分人的習慣來說,我們是把事情做完,就不會再去關心,尤其是做成功后,很少會主動去復盤。
?
但實際上,復盤,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能力,很多經驗的積累和自我邊界的能力突破,都需要復盤。
?
5、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
剛聽完一場課或看完一本書,熱血沸騰,記了很多筆記,感覺都已經掌握了。
?
但是一段時間后,當你需要這些內容時,卻感覺腦袋里一片混沌。
?
本以為牢牢記住的知識,卻完全無法靈活運用
?
這些,其實都與你沒做好復盤有關。
?
專欄作者成甲,在自己的書《好好學習》分享了經驗。
?
他在寫讀書筆記時,從來不會去摘抄,或簡單總結,而是會把書里的內容和自己的思考結合。
?
比如,可能只是把書里的一小段內容提出來,然后經過自己的思考,寫出一段幾千字的筆記。
?
這種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其實也是復盤的一種方式。
?
他堅持多年,后來這些在復盤寫讀書筆記的內容,漸漸都成為了他的“臨界知識”。
?
當一個人習慣了復盤,他的生活和工作必然會展開一幅新的面貌。
?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話題:哪些思維方式是你刻意訓練過的?
?
有超過1300萬人瀏覽,23萬人關注,可見大家都明白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
有人說,復盤思維,可能是唯一一個通過后天不斷訓練,能填平智商差距的思維能力。
?
深以為然。
?
對每個人而言,我們的出身、智商都無法改變,但如果說人能有一次翻盤的機會,靠的就是訓練不同的思維方式。
?
養成復盤的思維習慣,你的人生也許會大不相同。
?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在與冠卓咨詢牽手引入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后,是將其經營業績最大化的綜合管理體系和發展戰略,是使企業獲得快速增長的經營方式,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將對企業文化改進產生很大的作用。”
——某集團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