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總會看到一些公司的“奇葩”規定。比如,前段時間某公司要求沒有完成業績的員工在大庭廣眾之下爬行,甚至還有公司在開“誓師大會”時喝雞血。他們美其名曰是“團建活動”,為了方便管理。估計管理大師們聽到這些話都能被氣活過來,這些過度管理其實是在炫耀權利和消費自己。
一百年前,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理論奠基人,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勒發明了“科學管理”分析方法,從此工廠的產出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時至今日,“科學管理”依然被廣大的中國企業視為臬圭。

首先,這種“苛政”式的管理完全把員工推到了企業及企業管理者的對立面,是對員工的不信任。不相信員工的自我管理的需要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將員工置于管理的對立面,許多靠教育、靠自覺、習慣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現在卻要依靠考核、命令、強制的手段去解決。
其次,壓抑了人性和創造力。有學校為了追求校園的“寧靜”和“秩序”,規定在校園內、走廊中不準講話,見面用“眼神交流”,這不變成“地下工作者”在“白區”了嗎!這些做法壓抑了人的個性,不利于人的發展,不能體現人本管理的思想。再有,人人自危、高度緊張、處于封閉的狀態員工怎么可能服務好客戶。
最后,“過度管理”是對企業文化發動的一次“內戰”,嚴重削弱了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和團隊凝聚力。試想,員工受到這樣的待遇,他會怎樣對待客戶?就算有制度防住他們,比如:錄音、監控、顧客打分評價等等,但你只能做到“形于外”,而不是“發如內”。他可以很職業的做事,但卻不是很真心、很用心的做事,這就是最大的危害——沒有了忠誠度。“過度管理”嚴重影響企業文化的“內核”——團隊凝聚力,人人為了自保,為了不被牽連,被“狠狠扣錢”,會相互推諉、不愿承擔責任,這樣的團隊會有戰斗力嗎?如果真的“狼”來了,也會“各人自保,如鳥獸散”。
跳出過度管理的“紅海”
當然,“過度管理”并不是針對某一家企業來說。企業大可不必如此學習泰勒的“科學管理”,其實泰勒的“科學管理 ”也強調了人性化。況且隨著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有些不合時宜的東西更應該剔除掉。以下幾個做法企業可供參考:
第一,建立信任。這個要靠授權,明確各自職責,將信息流程的臃腫度降到最低。授權并不是棄權,而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好權力,也是為了更好的監控權力和掌控權力。不必事必躬親,事事不放心,其實絕大部分員工心中都有想干出一番事情的“理想”。最重要是對下屬有授權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求和標準,這就夠了。
第二,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具有毛主席說的“播種機、宣傳隊、宣言書”似的效果,而且力量源源不斷。沒有人是想退步的,只要他覺得有希望且能實實在在的看到希望。
第三,職業規劃。規劃、晉升、薪酬等問題,也是十分有效的;再有就是培訓和激勵機制。不斷有新的機會出現;不斷有新的思想輸入。能看得到自己的位置,以及位置移動的軌跡和方向。
第四,企業文化。從文化的層面對員工進行再啟發,文化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員工工作的行為上著手,不斷深化,由制度到行為,由行為到習慣,最終形成觀念的革新和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可。

如果在員工的內心,為能成為企業的一員而驕傲、自豪的話,那么企業就跳出了“過度管理”的“紅海”,進入了既“規范”又“活力”的“藍藍大海”。希望更多的企業能成為管理之道的“大氣者”,而不是落下“狠狠扣款”的“口實者”。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冠卓咨詢老師對項目組的全程輔導,通過做項目我們學會了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問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并讓我們的管理人員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電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