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實現制造業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跨越”。?
湖南作為制造業大省,在新時代下,不斷適應發展要求,加快制造業與信息化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度推動“制造大省”向“智造強省”轉型。
2017年12月4日-6日,第二屆中國(長沙)智能制造峰會暨長沙國際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咖齊聚,名企薈萃,聚焦產業前沿,探討“智造”強國。
筑巢引得鳳凰來
本屆智博會總面積超過8萬平方米,分為智能裝備、智能技術與服務、智能產品、智能制造項目及新模式應用示范、智能工程機械及軌道交通、礦山機械五個展區。
現場,除威勝集團、遠大科技、三一集團等湘企參展外,中國電子、中國電科、航天科工、中鋼集團、中車集團等600余家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紛紛亮相,展示智能技術與服務、智能裝備、智能產品、智能制造新模式等方面。
筑好巢方能引鳳來。龍頭企業聚焦湖湘,得益于各級政府部門的悉心培育。
近年來,湖南省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省制造業保持健康快速發展,制造強省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去年11月,長株潭獲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今年4月,工信部批復將衡陽市納入長株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
為進一步加快試點示范城市群建設步伐,今年6月,省制造強省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發布實施《長株潭衡“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建設推進計劃(2017-2019)》。

長株潭衡獲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長沙市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株洲市實施制造業創新能力建設工程、湘潭市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衡陽市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形成長沙“麓谷”、株洲“動力谷”、湘潭“智造谷”、衡陽“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示范區”協同錯位特色發展的產業新格局,推進全省制造業向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這為中國智能制造未來的發展繪制了藍圖,為傳統行業如何與大數據相融合指明了方向,更為實體經濟增加新動能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力量。
而在這新一輪制造強國戰略中,湖南有機遇、有基礎、更有優勢。
湖南編制《貫徹〈中國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省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爭取國家試點示范政策平臺,發布實施12個重點產業、7大專項行動、4大標志性工程的配套政策,以及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發展行動計劃,成為了全國少數“1+X”政策配套體系基本成型的省份。
長沙,作為湖南制造強省建設的主戰場、主陣地,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出臺數十項長沙智能制造配套政策,構建了市級、園區級、企業三級細化指標體系,形成了以“獎、補、購、租、投、池、市”為代表的財政政策體系;
培育了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項目14家,3家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11個國家智能制造專項,已形成市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達230家。
坐擁天時地利,以“不忘初心、智造未來”為主題的2017智博會把握時機,緊跟潮流,探索智能制造發展新方向、新模式、新路徑,深化智能制造領域國際國內合作,搭建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高端平臺,為智造強省貢獻一己之力,是擔當,更是責任!
12月6日,第二屆中國(長沙)智能制造峰會在長沙舉辦,這是一場行業盛會,更是一場聚焦時代發展的盛會。
本屆峰會由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經信委、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主辦,以“不忘初心·智造未來”為主題,舉辦一場高峰論壇、三場主題論壇、十場平行分論壇,將匯聚國內外智能制造領域業界領袖,全面分享探討智能制造前沿理念、發展趨勢。

如此盛會,吸引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專家方濱興、孫玉、陳曉紅、李德毅、楊華勇、桂衛華、段正澄、徐宗本、譚建榮蒞臨,還有IBM全球高級副總裁陳黎明、SIEMENS工業軟件全球高級副總裁梁乃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SAP中國區副總裁、行業價值工程部總經理荊偉參會,觀點碰撞,激情四射。
放眼全球,各國均把智能制造列入國家發展計劃,并大力推動實施。湖南敢為人先,提出智能制造強省,這既滿足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新時代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新時代建設美麗湖南的有效舉措!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冠卓咨詢的服務非常專業和敬業,我們對精益六西格瑪的項目成果非常滿意…… 精益六西格瑪為我們培養了一批‘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
——上海某公司總監朱總